再聊聊自由现金流
所谓自由现金流,我的理解就是股东可以拿走不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资金。它好比母鸡下的蛋,羊身上的羊毛,你拿走鸡蛋,剪下羊毛,不影响鸡继续下蛋,羊继续长毛。
自由现金流是站在股东的角度思考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利润并不属于股东,属于股东的是自由现金流。
就上市公司股东而言,他能享受到的自由现金流是每年的分红。但当年的自由现金流可能大于分红,但之所以不分给股东,是因为企业谋求更高的增长,更强的竞争力。
伯克希尔上市以来从不分红,但不代表一直以来它的自由现金流是零。而是巴菲特认为,钱留在伯克希尔能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如果愿意,他是可以把每年赚的钱基本上都可以分给股东的。
但是如果把每年的利润都分了,那伯克希尔就不可能维持年均20%的增长。很可能只有10%。也就是说,伯克希尔有10%的增长是由留存利润推动的。但这样的留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够弥补折现的损失。
世界上所有不能100%分红的公司,其利润的增长一部分都要归功于留存收益。伯克希尔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分红维持的增长是20%,创造了历史。
但是,在短期内,很多公司是超越伯克希尔的。
譬如茅台,过去10年分红50%,但利润依然维持27%的增长;腾讯过去十年分红约10%,但利润维持了37%的高增长。
但是伯克希尔不可逾越的成功告诉我们,不分红长期维持的增长最高记录就是20%,分红长期内更不可能维持20%的增长的。
所以茅台过去10年肯定不是常态,常态或许是全分红(未来茅台不需要扩产了),接近10%的增长。这已经很牛逼了。
未来腾讯即使依然维持低分红,也不可能继续30%以上的高增长。
当增长慢下来的时候,企业就需要加大分红了。因为不需要留存利润扩张了,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不需要保留这么多现金了,利润中的自由现金流比例增加,分红自然可以增加了。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企业在扩张的时候,自由现金流是偏紧的,利润好看,但只是账面的,不能分给股东,因为转手又投出去了。就像银行的存款,是给储蓄者的数字,如果所有的储蓄者要求把钱取出来,银行是办不到的,因为银行把钱早贷出去了,储蓄者未来的利息需要这些贷款去保证,正如公司未来的利润需要留存收益去保证一样。
当发展到成熟阶段,自由现金流就会增加。
投资者往往偏爱于扩张期、自由现金流偏紧阶段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有高增长,成熟企业虽然分红比例高,但是增长速度低。
但是高增长的陷阱投资者不可不察。什么是高增长的陷阱呢?就是高增长是靠资金堆规模给堆出来的,而不是源于自身竞争优势的加强。典型的如房地产,高增长主要依赖高负债支撑的规模扩张。它规模扩张到头了,自由现金流也不见得会增加。因为规模扩张到头了,就会萎缩,利润可能就跟着下降,现金流也就跟着降。哪里来又哪里去。这样的话,高增长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投资者看得到,拿不到。
扩张一定要立得住脚,立不住脚的扩张,短期的利润报表很好看,因为高增长嘛,然而现金流很紧张,因为都花出去扩张了,但扩张最终是为了收获的,现金流花出去是为了未来能收获更多的现金流。如果扩张到头的结果是撤退,那就是在毁灭现金流,不如一开始分给股东。
所有的扩张都是基于预期,预期有高增长才会扩张嘛!但是最终能不能成功,不一定。再伟大的企业家也没有水晶球,也在冒险,在尝试。所以扩张期的留存利润都存在被浪费的可能。然而市场对于高成长企业的高估值都是假定扩张能成功,能立得住。但是扩张容易,立得住难。只要立不住,扩张最终都是泡影。
成熟阶段企业虽然规模上不会大扩张了,增速降下来了,但是避免了资金被滥用的可能。企业扩张就好比一个人做事,做多错多。不做至少就避免了犯错。成熟阶段的企业就是被迫少为,少为就自然少犯错了。而维持原有的优势,少犯错,在商业上其实就是成功,投资更是如此。
这或许是巴菲特愿意出手成熟企业的原因。
低增长的成熟企业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股东在当下就能充分享受企业的发展成果。一切都是很确定的。投资不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吗?
公众号:重剑微观
-
继续谈分红与企业估值
今天接昨天话题《巴菲特为什么对高增长没兴趣?》,继续谈谈利润质量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利润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就是利润的增长需不需要留存收益的驱动,更简单粗...
-
一个简单的估值思路
任何一项资产的估值都是它的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所以估值要确定两件事情,一个是未来的自由现金流,一个是折现率。 长期的折现率取多少合适?要取一个在长期内譬如说1...
-
苹果的发布会与巴神的投资
苹果昨晚的发布会如它的超级粉丝段永平所言:“如往年一样,还是没啥惊喜”。自2016年巴菲特投资苹果以来乃至更早,苹果的产品就没有太大的惊喜了,只不过微创新是一直有的。然而...
-
巴菲特为什么对高增长没兴趣?
企业也是有“人格”的,所以它也叫法人,就是说,企业虽然从法律意义上属于股东,但是它实际上有非常大的独立性,特别是那些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众公司,基本上是独立于股东而...
-
巴菲特估值逻辑的一个延申
企业如何估值?巴菲特的主张是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变量:一是自由现金流的估计,一是折现率的确定。 巴菲特是怎么算的呢?他在1991年致股东信罕见地做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