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谈分红与企业估值

 

今天接昨天话题《巴菲特为什么对高增长没兴趣?》,继续谈谈利润质量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利润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就是利润的增长需不需要留存收益的驱动,更简单粗暴一点,每年的利润有多少可以拿来分红?越多越高。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虽然从不分红,但是他收购公司、买股票时,都非常看重企业的分红能力。促使他当年买中石油的一个原因之一是,中石油章程规定中石油每年的分红不低于50%,这是他公开说的。

 

他收购的喜诗糖果、NFM家具厂更不用说了,每年的利润大部分都可以被巴菲特拿走去做投资,即使如此,利润依然可以维持不错的增长。

 

我们上一篇讲过,因为有永恒的10%长期折现率的存在,分不分红,分多少比例,对企业估值差异很大。企业如果不分红,那留下的利润至少要保持10%以上的增长,因为如果低于这个速率,留存收益就是在贬值,不如当年分给股东。

 

如果一家企业A从不分红,但能维持10%的利润增长,这家企业的估值实际上只有1倍的PE。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把利润全分给股东,解散公司。不分红的永续低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只要分红,估值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同样是10%的增长,企业B如果每年的利润可以分掉50%,经营100年,它的估值就是50倍。仅仅是50%的分红,就是1倍和50倍的差距。

 

由此可见,长期而言,一家能维持较大比例分红的企业,10%的增长基本是增长的极限,换言之,大多数企业的高增长是依赖留存收益实现的。

 

我们再考察一下存款的价值,假设长期存款利率是3%不变,每年的利息可以取出来花掉,那这相当于是一个100%分红、零增长永续经营的生意。这样的生意估值是10倍。

 

但实际上这笔存款的本金是多少呢?利息的33倍(3%的利率嘛)。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决定把钱存在银行,每年取出利息,这种操作不变的话,他把100块钱存进银行的那一刻,这笔钱的价值实际上立刻贬值了70%。

 

企业A的估值只有1倍,但市场给它的报价可能在10倍以上,因为市场更看重增长,忽略了增长的质量。以10倍价格买入长期持有,立刻损失90%以上的价值。

 

也就是说,买A企业,不如买3%利息的存款。

 

假设C企业利润以5%的长期速度增长,每年利润全分红,那么这家企业的估值就是21倍。5%其实就是房租的涨幅,前几天,国家有关部门就规定了房租年均涨幅不得超过5%。姑且不考虑物业维修成本,也没有空置期,房子可以租100年。那可以把C企业看作房子。

 

但当前房价不是房租的21倍,核心城市的房价普遍是房租的60倍以上,甚至100倍的也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房子的估值比它的合理估值高出3倍到5倍。

 

但如果C真是一家企业的话,市场给的估值恐怕顶多也就是二三十倍。也就是说,类似的资产,股市估值要比房子低得多。

 

最接近B企业的可能是茅台了,茅台存续百年不是问题,茅台当前的分红已经是50%,未来只可能提高而不会下降。如果觉得茅台不能持续10%增长一百年,那么假设未来20年增长10%,接下来5%永续增长,但分红提升到100%,那么茅台依然可以维持50倍的估值不变。

 

我们可以横向比较一下,同样的折现率和同样严格的估值假设,很多人认为房子低估了,因为真实的价格是估值的3-5倍,但是对于茅台,50倍的茅台很多人认为是高估的,所以现在茅台的估值也降到了40倍。

 

这种简单的对比,对于那些想做大类资产配置的人是很有比较意义的。譬如一个人如果手上的房产是纯投资的,那么显然他不如卖掉房子去买茅台这样的股票。因为和茅台相比,房产价值严重高估,虽然股市投资者已经认为茅台不便宜了。

 

再譬如福寿园的估值,以我对福寿园的了解,福寿园未来20年保持年均10%的增长的概率不逊于茅台,假设这20年的分红就保持当前的分红,1/3,20年之后5%增长,但是全分红。只假设其经营50年,50年之后的绩效不算。那么福寿园的估值也有21倍。也高于当前估值。

 

上述估值依赖长期稳定经营的前提,譬如至少持续50年以上。这一条其实就可以排除很多企业了。茅台可以确定100年后还存在,但是很多企业是不能确定50年后还是不是存在,或者说虽存在,但是规模已极大萎缩,那也相当于不存在了。

 

以上的补充说明,进一步展示了分红的意义。不分红则需要高增长去弥补(对于留存收益需要10%的增速去弥补),说实话,没有几个企业长期内实现高增长。越高的增长越不可持续,越难以假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朋友问上述估值是怎么算来的。其实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最严格应用。我站在股东的角度,把企业每年的现金流用每年的分红代替(没有比这更严格的现金流假设了),然后按照10%的折现率,把未来每一年的现金流的现值给计算出来,然后累加的结果就是估值。

 

公式如下:

 

 

V是企业估值,n是第n年,Pn是第n年的利润,γ是当年分红比例,m是你估计的企业存续期。

 

公众号:重剑微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iiQimU4HF_tkJ6tQ03RZg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一个简单的估值思路

    任何一项资产的估值都是它的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所以估值要确定两件事情,一个是未来的自由现金流,一个是折现率。   长期的折现率取多少合适?要取一个在长期内譬如说1...

    一个简单的估值思路
  • 巴菲特估值逻辑的一个延申

    企业如何估值?巴菲特的主张是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变量:一是自由现金流的估计,一是折现率的确定。   巴菲特是怎么算的呢?他在1991年致股东信罕见地做了...

    巴菲特估值逻辑的一个延申
  • 巴菲特为什么对高增长没兴趣?

    企业也是有“人格”的,所以它也叫法人,就是说,企业虽然从法律意义上属于股东,但是它实际上有非常大的独立性,特别是那些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众公司,基本上是独立于股东而...

    巴菲特为什么对高增长没兴趣?
  • 谈谈10%的长期折现率

    如果长期折现率取10%,分红再投资,不转出现金,那么你的市值需要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才战胜了时间。巴菲特50多年的记录是20%,是这个速度的两倍,前无古人。   我之...

    谈谈10%的长期折现率
  • 关于估值的再讨论

    之所以强调估值,背后的逻辑无非是在公司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没有能力估值意味着你没法实现高抛低吸,没法赚市场的钱。但巴菲特又宣称,他旗下的优秀公司都是非卖品,无论...

    关于估值的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