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一)
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投资,投资,说白了就是把资金投出去,目的当然是获取更多的资金,实现滚雪球。
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这一个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 收益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这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无风险收益率都无法超越的话,那真是又搭功夫又赔钱了;
(2) 收益率高于股市的平均的收益率,如果长期投资没有超越宽基指数(例如沪深300)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那最好还是不要自己选股了,购买指数即可,省功夫也省钱;
(3) 收益率让自己满意,每个人满意的标准的不一样,有人想着三年一倍,有人想着一年三倍,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股神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间,换句话来说,很多人不以为意的20%年化收益率其实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天花板!
我个人一般采用无风险收益率的2倍和股市平均收益率取大作为投资成功的评判标准,举个例子如果无风险收益率为4%,2倍就是8%,股市平均收益率为9%,那么就取9%作为衡量自己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至于巴菲特老爷子的20%,可望而不可及了。
如何去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
比较通用的,也最符合逻辑的方法就是巴菲特常提到的自由现金流量法,把一个企业当做一个产生现金的机器,那么这个企业在未来能创造的现金流的折现值就是这个企业的价值。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可以把股票看做一种特殊的债券,每年付息,那么未来利息的折现值决定了这个债券的价格。
什么样的企业易于衡量价值?
变化少的企业,因为自由现金流量法估值需要预估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如果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则这个方法是没有办法使用的,例如高科技行业或者制药行业,一种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可能带火一个企业,一种核心技术被竞争对手颠覆,则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易于衡量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
从长期(三五十年左右)看,易于衡量的企业大多与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其中与嘴相关的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例如茅台,例如可口可乐,几十年、几百年口味依旧如此,其他企业很难模仿,需求也相对稳定。
当然也有部分企业,从三五十年的角度来看,很难去预测,但是未来十年八年相对稳定,例如房地产、保险等行业。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二)
自由现金流到底指什么?
巴菲特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概念,是指企业经营活动赚来的钱,去掉那些为了维持企业盈利能力而必须再投入的钱。这是股东在不伤及企业获利能力的前提下,可以从企业拿走的回报,是企业唯一真实的价值。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企业今年赚了10元,但是必须拿出3元打广告,还要拿出2元更新设备,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要不然的话今年能赚10元,明年可能就只能赚8元了,后年可能只有5元了,竞争优势逐步消失,那么这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就是10-3-2=5元,也就是说,这5元拿出来给大家分是没有问题的,是不会影响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的。
如何区分自由现金流?
不得不说,这需要我们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个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是必须投入重金进行研发,还是必须打广告,还是不停的投入资金更新设备,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
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
在很多投资者的眼中,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是等同的,其实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净利润是纸上富贵,而自由现金流是实实在在的富贵,如果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可以粗略查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长期低于净利润,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大概率这个企业在生态链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卖了货收不来钱,这种企业一般直接规避就可以了!
几个关键的估值数据
自由现金流估值主要涉及到几个数据
自由现金流:如果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于净利润,可以拿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来等同替代(基于每个投资者对企业的认知),或者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打折进行替代。
折现率:折现率的意思就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可以认为是投资者的收益率,投资者的采用的折现率越大,折算出来的企业现值就越小,如果能以低于现值的价格买入,收益率就会越高。
增长率:这个容易理解,就是自由现金流每年的增长比例
投资周期:前面说过有些企业能长期存在,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时间是长期,在等比数列里面叫做无穷大,如果我们看某个行业,只能看到10年,那么投资周期可以只取10年,只计算这10年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需要注意的是,计算10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值并不意味着就是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仍然包括企业的最后清算价值。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三)
几种企业类型
有了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拿出来几个关键的数据,作为评判企业的标准。
A类企业:属于十分悲观的预计了,企业不再增长,10年后要关门大吉,折现率按照10%计算,估值给6.76。这里的6.76没有包含企业的清算价值,例如一家房地产企业最后不再卖房子了,那么这个企业可能还持有很多投资性房地产或者股权等等,或者把这个企业卖给其他企业,是有清算价值的。
B类、C类企业:属于不温不火的企业吧,B类企业按照不增长计算,C类企业按照3%的永续增长率计算,估值相差不大。
D类、E类企业:属于比较牛的企业,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以35倍的估值买入一家永续增长3%的企业,收益率(折现率)也就是6%,如果我们以27.5倍的估值买入一家永续增长6%的企业,收益率(折现率)也就是10%,不要小看6%的永续增长率,企业逐步会向GDP发展速度靠拢,目前来看美国的长期GDP增长率也就2%-3%之间。
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水平
A类企业:目前的银行、房地产企业享受的估值水平
B、C类企业:保险、公共事业企业享受的估值水平
D、E类企业:白酒、医药企业享受的估值水平
买好的还是买的好?
买好的,顾名思义,就是买优质的企业,买未来很多年我们都能看清楚的企业,例如茅台,例如腾讯
买的好,主要是估值的意思,买入那些前景看似不明朗,但是估值比较低的企业,例如房地产,例如银行业。
二者大多数时候是矛盾的,好的企业一般都比较贵,估值低的企业一般看起来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何选择是摆在所有投资者面前的问题。
这种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买好的还是买的好的个人看法
从钟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什么意思呢,钟摆一直的摆动,很少能停留在中点,其实人的看法也是这样,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
当一个行业受到经济周期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发展进入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给予的看法是这个行业要完蛋了,当一个行业发展顺畅的时候,人们往往给予过高的估值,就算一个企业保持6%的永续增长率,如果以27.5倍的估值买入的话,每年也只能获得10%的收益率。
个人看法,如果优质企业不贵、合理或者稍微偏贵的话,优先买入优质企业,长期持有,与伟大企业共成长,如果优质企业估值过高,注意是过高,可以考虑购买估值低的企业,注意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购买下有保底,上不封底的企业。
关于分红
关于分红也要辩证的来看,不分红的企业不一定不好,分红的企业不一定好,主要看企业留存的分红能否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就像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几十年只分红过一次,如果分红能在投资者手中创造更好的收益则罢,如果反而没有留在企业创造的效益更多,则不分红更好。
2020-06-19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BDHWJNLRi4RgZNAmNImgw
历史的今天:
- 2018 : 股海十三年(天涯论坛帖子整理)(0)
-
《估值的标尺》读书笔记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估值的方法,即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10年可以为股东创造的税后净利润的总和。 如果公司市值等于总和就是买入的机会,这样大约年化7.2%的收益...
-
对估值表中增长率、折现率和投资周期的再认识
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了估值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表格其实就是价值投资思想的核心体现。 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简化以净利润估算)的折现值。 企业...
-
估值的根本在于理解企业
最近雪球发起了一个讨论,到底是低估值的企业好,还是高估值的企业好,众说纷纭。 其实,估值高或者低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 估值的根本在于理解企业,失去了这个根本,估值高低...
-
关于怎么选择股票的几点思考
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买入、持有和卖出。 那么买入什么样的股票就是第一个面临的问题。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股票的背后就是企业的股权,买股票就是买公...
-
市场的折价和溢价
在市场中,很多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低估值的股票,而对高估值的股票敬而远之,其实,低估值并不代表投资价值高,高估值也不代表投资价值低,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根本原因是对市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