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的根本在于理解企业

最近雪球发起了一个讨论,到底是低估值的企业好,还是高估值的企业好,众说纷纭。

其实,估值高或者低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

估值的根本在于理解企业,失去了这个根本,估值高低犹如无根之水,只不过是个数字罢了。

就拿银行股来说,很多投资者喜欢根据PE或者PB选股,而且喜欢那些估值低的。

那么为什么估值比较低的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就是不涨,而估值比较高的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反而涨的不错呢?

这就涉及到对于企业的理解。

银行是高杠杆行业,对于这类行业,赚钱是次要的,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

对比一下不同银行的资产结构、坏账率、发展方向等内容,可以轻易地发现那些低估值只是表面的假象。

如果投资只是根据PE或者PB排排顺序,然后动动手指买入就能赚钱,岂不是太简单了?!

低估值也不总是不好的代名词,2014年的茅台估值同样很低,不过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是否对企业有深入的理解,是真理解还是假理解,最终会决定仓位的轻重,在那种情况下,恐怕大多数人都吓跑了。

 

对于一个企业的理解,我认为可以分为3个方面。

一是整体的市场空间。

水大才会鱼大,一个小空间不可能成长出大企业的。

二是竞争优势。

有了市场空间,自己能吃多少肉,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如果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势必陷入到无差别竞争之中,想取得良好的效益,那是痴心妄想。

何为竞争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我有的,你没有。

这样就可以在商业竞争中碾压竞争对手。

拿茅台和牧原举个例子

在高端白酒领域,品牌就是竞争优势,很显然,茅台这块招牌足以让贵州茅台躺赚。

在养猪领域,因为出售的猪肉是无差别产品,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

那么低成本如何来呢?

一是猪仔成本要低,即育种要有优势。

二是育肥成本要低,这里面包括饲料成本、防疫成本、人工成本等等。

如何降低成本?

路只有一条,就是规模化、智能化。

规模化才能使猪均成本降低,智能化才能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育肥死淘率等等。

所以,选择生猪养殖企业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在前几天的文章《巨象仍未止步—牧原股份估值逻辑》中对于牧原的竞争优势做过简要分析,有兴趣可以一读。

同时,可以对比阅读牧原股份、正邦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等几家企业年报的核心竞争力部分。

哪些企业说的是干货,哪些企业说的是套话,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三是商业模式

在《商业模式定估值》一文中做过介绍,同时在《巨象仍未止步—牧原股份估值逻辑》一文中对比了贵州茅台和牧原股份的商业模式,虽然两个都是优秀的企业,但是商业模式高下立见。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固有的属性,很难改变的。

 

估值的根本在于理解企业,只有从以上3个方面对于企业有了透彻的理解,才具备了估值的基础。

 

其实,绝大部分企业经过以上3个方面评估之后,基本就可以扔进垃圾筐里了,真正值得估值的企业少之又少。

 

近几日主要操作:

腾讯控股受反垄断影响下跌不少,买入2手,买入价格为533和528港币,1手是新入资金,1手是卖出中概互联所得。

卖出一半仓位的芯片ETF,均价1.643,属于非计划的手痒操作,卖出资金计划买入牧原股份。

 

行稳致远价值投资 7月15日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6OqatehrkivkfId1cJ8-g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关于怎么选择股票的几点思考

    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买入、持有和卖出。 那么买入什么样的股票就是第一个面临的问题。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股票的背后就是企业的股权,买股票就是买公...

    关于怎么选择股票的几点思考
  • 商业模式定估值

    很多投资者喜欢买低估值的股票,看见高估值的股票就头大。   殊不知,长期持有低估值的股票可能是投资道路上的一个大坑。   市场先生虽然有狂暴的时候,但是也不是傻...

    商业模式定估值
  • 《估值的标尺》读书笔记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估值的方法,即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10年可以为股东创造的税后净利润的总和。   如果公司市值等于总和就是买入的机会,这样大约年化7.2%的收益...

    《估值的标尺》读书笔记
  • 市场的折价和溢价

    在市场中,很多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低估值的股票,而对高估值的股票敬而远之,其实,低估值并不代表投资价值高,高估值也不代表投资价值低,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根本原因是对市场...

    市场的折价和溢价
  • 对估值表中增长率、折现率和投资周期的再认识

      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了估值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表格其实就是价值投资思想的核心体现。   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简化以净利润估算)的折现值。   企业...

    对估值表中增长率、折现率和投资周期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