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法身、报身和化身

 导读 :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说起佛学对投资的启发,我觉得很好,于是做了部分摘录,并拓展一些自己的理解。投资是门实践的学问,万事万物都对投资有启发,投资真正做得好并获取了一定财富的人,可能看上去比较悠闲,但也可以说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思考,今天的启发来自佛学,明天的启发可能来自一段相声,后天则可能来自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汝果欲学投资,功夫在投资外”,这也是投资的乐趣和馈赠。

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

在很多佛教的修行圣地或者寺庙里会供着三尊佛像。按照密宗教义,这其实是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应身也叫化身)。

法身是正身,是本源,所有的佛拥有同一个法身;报身是显示给菩萨及以上级别的法相,而应身则是显示给凡夫俗子看的形象(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如来、释迦牟尼佛),应身有千百万幻象,可以理解为凡夫俗子心中想什么,你眼中便会有对应的形象……

这和投资也有点相通。

投资的本质规律如同法身,它就是资本的逐利天性,是所有投资背后的本质规律;

“价格终将体现内在价值”的坚定信仰,则如同报身,当修行到一定级别,就能看到并坚信它;

而每日抡上抡下、概念题材、热点资金、筹码分布、高抛低吸、黄金遍地、割肉止损……则如同应身,你眼中所见,便是你心中所想,凡夫俗子终究在这个千百万化身之中或快乐癫狂或悲痛欲绝的反复沉沦……

 

一直以来,都有人说投资如修行,从上文佛的三身对投资的启迪中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初入市时,投资人眼中看到的是无尽的财富,股市好像提款机一样,似乎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就财源滚滚,赚了是自己能力强、运气好,觉得投资如此简单,自己天赋异禀,亏了就大骂证监会主席和所谓的庄家,却不懂得反思自己,这些人就永远在“七亏”中沉沦了,这个过程会淘汰70%的人。

还有一些人,经历过亏损之后会反思:我凭什么在这个“七亏两平一盈”的注定只有少部分人盈利的市场中赚到钱?于是会发现投资的艰难,理解芒格所说的“理解复利的重要以及获取它的艰难就理解了很多事情”。

郭德纲在相声里曾经说过:相声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有嘴就能说,但你为什么花钱听我说呢?这里面就有文章可做了。因为相声的简单是表面上的,别的艺术形式比如唱京剧、芭蕾舞、胸口碎大石你看起来就害怕了,知道自己来不了,但相声不一样,看上去很简单。别的艺术形式是要爬一座很高的山峰,你气喘吁吁爬到山顶,爬5000个台阶才能看到有道门,你要先爬到山顶才能看到这道门。而相声不一样,门就在平地,开门就能进,可是你进去才发现,里面有一万多个台阶等你呢。

其实投资何尝不是如此呢?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年满18岁就能开户交易了,只有头脑正常就行,但门槛如此之低,长期下来的结果却是“七亏两平一盈”,经历了这些并有所反思之后,投资人才会发现投资的难,才会下苦功学习,这是修行者眼中这是从佛的化身向佛的报身转变的过程,但能否看到佛的报身,还需要经历艰苦的学习、实践和反思过程,就像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先要经历“格竹子”的过程一样。

 

道岂可轻得?如果这个阶段过了,就会获得“价格终将体现内在价值”的坚定信仰,如同报身,当修行到一定级别,就能看到并坚信它,这个阶段又会淘汰20%的人。

过了这个阶段,在股市中活下去并能持续稳定地赚钱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哪怕是小资金起步,实现财富自由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我在不同场合都看过一段同样的话:巴菲特之所以比我们厉害,不是因为他生活在美国、你我生活在中国,而是差在他在20岁就明白了什么是投资,然后在正确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68年。而你我或者明白得比较晚、行走的时间还短,或者干脆到今天还没明白。

对于投资人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投资并坚定不移地践行,实现财富自由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最后能否成为投资大师则是天赋、努力和运气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了,就像众生修行到最后,能成阿罗汉和菩萨的会有,但能成佛的却少之又少。

佛的成住坏空

可能是不同派别的区分,有些寺庙里供的三尊佛并不是法身、报身和应身,而是燃灯佛、如来佛、弥勒佛(如来佛其实是民间通俗叫法,正确的叫法要么叫如来,要么叫释迦摩尼佛,或者干脆叫佛,都可以的)。

燃灯佛是过去佛,是释迦摩尼之前的佛,释迦摩尼是现在佛,而弥勒佛则是未来佛。按照佛学教义,任何事物都会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佛亦如此。过去的世界归燃灯佛管,现在的世界归如来佛管,而未来的世界则归弥勒佛管。

 

放在投资上看,企业一样有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毁灭期,没有什么会是永恒的。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在估值时慎重假设“永续增长率”。

价值=自由现金流/(折现率-永续增长率),这个公式里永续增长率的细微调整,都可能使企业价值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基本面投资来说,分析完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具体的财报信息等之后,就要面对估值问题:如果忘记连佛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直接假设企业永远高速增长,很容易让自己做出过于乐观的估值,从而导致过高出价。

在投资里,最容易亏损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看错了企业,错把垃圾当黄金,第二个就是出价过高。任何投资人都必然会犯错,如果出价过高,就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哪怕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估值也是有上限的,而一旦看错,又给了高价,还上了很大的仓位,原本一个很普通的错误就可能会恶化成严重错误甚至致命错误,最后可能会导致被迫退出资本市场。

如果想杜绝这样的错误,就要时刻谨记:连佛都有成住坏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参考来源:

两则有趣的佛学和投资理论

细说佛三身(法身、报身、化身)+色身与法身生活

 

历史的今天: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放水之下无熊市

    导论:天冷了,是你觉得冷,还是你妈觉得你冷?   今天的文章轻度烧脑,请聚精会神地看,否则可能“浪费”你的时间。直接想要看你所关心的内容的,可以跳过第“1”部分。  ...

    放水之下无熊市
  • 苹果的发布会与巴神的投资

    苹果昨晚的发布会如它的超级粉丝段永平所言:“如往年一样,还是没啥惊喜”。自2016年巴菲特投资苹果以来乃至更早,苹果的产品就没有太大的惊喜了,只不过微创新是一直有的。然而...

    苹果的发布会与巴神的投资
  • 李杰语录四

    看完李杰(网名水晶苍蝇拍)的《微博投资感悟》系列,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实在是精彩无比!所以把部分精彩语句摘录整理在此,以供飨食。   ===========   任何一个最后...

    李杰语录四
  • 投资思考001:基础模型

    模型0: 0.0 投资者A用1亿元购买长期国债(永续),每年利息收益3%,每年获得利息300万元,利息不收税。投资者认为该投资无风险。 对于无风险国债而言,市场要求的年回报率为3% ...

    投资思考001:基础模型
  •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一) 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投资,投资,说白了就是把资金投出去,目的当然是获取更多的资金,实现滚雪球。   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这一个没有标...

    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