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资产的锚
GDP是资产的锚,货币、利率、供求关系、市场情绪等是周期性扰动要素。
股票市场是全社会资产定价的一个锚,有必要维护股市稳定。若股票市场定价无法发生,全社会的资产都无法准确定价。虽然股市和房地产的市值还受到很多因素的扰动,比如货币政策、利率情况、供求关系和市场情绪(对未来的预期和当前趋势的正反馈)等等,但资产立足的本质还是GDP。对于股市来说,GDP直接影响了企业利润(从而构成了市盈率),对于房价来说GDP直接影响了收入水平(从而构成了房价与收入比),其它扰动可能在一定期间内影响市值与GDP的比值关系,但这种偏离一定是周期性的——因为GDP的增速不可能大幅变化,而上述各种扰动因素则每个都具有很强的周期特性。所以围绕GDP的上下偏离不但正常而且必然,偏离过大后的均值回归同样不但正常而且必然。
几个数字:当前北上广深4个城市的住宅总市值已经达到108万亿人民币,假设2018年GDP增速6.5%那么将是88.18万亿(好吉利),仅这4个城市的住宅总市值就是全国GDP的122%,是美国房地产总市值的54%。17年末,中国房地产总市值430万亿,是当年GDP82万亿的5.24倍。而同期,美国GDP是130万亿人民币(按6.8的汇率算),房地产市值是210万亿人民币左右,房地产总值与GPD之比只有1.61倍。1990年,日本房地产市值在世纪级别泡沫时期约为20万亿美元,当年日本的GDP是3.13万亿美元,比值是6.3倍。美欧盟日本加一起9.6亿人口,GDP41.4万亿美元,人均GDP4.3万美元,人均房地产市值6.25万美元。中国人口13.9亿,GDP12万亿美元,人均GDP8600美元,人均房地产市值4.67万美元。全世界最富裕的10亿人口,人均房产市值是人均GDP的145%,我们则是543%。
另一方面,截止目前整个a股的市值约为45万亿人民币左右,只比上海的房地产市值39万亿高15%(也就是卖出上海市的住宅,就基本可以买下整个a股)。整个a股市值约为18年GDP的51%,加上香港和美国中概股21万亿市值后约为75%左右。而美国股市总市值30万亿美元,即便扣除中概股的1.8万亿美元后也有28万亿左右,是美国2018年预期GDP20万亿的140%,当前各主要经济体与17年GDP的比值约为:日本(117%),英国(100%)、法国(92%)、韩国(91%)、印度(75%)。
现在调整房市不需要跌,只要能做到三年不涨,那些投机的人就扛不住了。第一、许多人囤积的房子是毛坯房;第二、有些装修房子房东看不上房租懒得出租。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子租金率不足2%,是多么可怕。因为租售比太低覆盖不了房贷利率,相当于你5%向银行借了几百万,然后2%借给房客,做投机的杠杆都会放到最大,真要三年不涨,利率这块就把首付一半亏没了。总而言之,过去二十年都上涨的房子让大家都认为买房可以赚钱。
房产价格反应的就是永远涨预期,这种极度乐观预期的背后一定是中国经济大获成功,然后才有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所以房价收入比不适用,租金回报率也不适用,因为这是“成长股估值(就像对利润大幅持续高增长的公司,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都不重要了,所有高估值都会被高成长熨平)”——但另一方面,a股目前估值的预期却是天朝药丸的节奏,经济将进入非常困难低迷的周期,这两个预期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或者是过度的)。
如果房价预期是对的,那么现在的泡沫只是短期高估,随着时间N年后就会合理化,而同时说明股市是极度错误定价;如果股市预期是对的,那么股市已经基本反映了这种预期(当然如果进一步恶化还会继续反映),而房价还相当于5000点的乐观情绪里呢。当然情况更可能处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至于到底更趋近乐观还是悲观,见仁见智吧。
-
水晶苍蝇拍:一个职业散户的4年投资感怀
作者注:谨以此文纪念自己过往的小小投资历程,也献给所有已经、准备或者希望开创属于自己的投资人生的同仁们,祝愿大家都实现自己的梦想。(2010年11月19-22日)  ...
-
冯柳:谈谈西王食品 2014-12-30
在帖里谈过新开西王的主要思路,今天有空就再发个主贴补充下,也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点。 1、近期食用油降价引致西王股价疲软,但与市场认识相反,我认为食用油的降价周...
-
巴菲特的商业思想
一、经济特许权 在巴菲特看来,商业世界所有的企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一类是普通的商业企业。前者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而后者大多是不值得投资的。何谓...
-
为什么银行股长期低估值?
银行股估值不是普通的低估,是实在太低估了!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0年股价一直维持在5块左右,2019年每股收益0.86元,市盈率不超过6倍,而工商银行每股净资产是现在是7.2...
-
股海十三年(天涯论坛帖子整理)
今天说一说投资领域可能存在的几大错误认识: 1、一些投资者认为企业业绩上涨,股价很快会就上涨。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企业业绩与股价的上涨在中短期内并不一定是同步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