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好坏是本质,股价的涨跌是现象。本质决定现象,而现象反映本质。抓住了本质,长期可以胜出;而摒弃现象,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可能熬不到长期就已经被淘汰。所以说,看清公司的本质是否变质、分清股价的真象和假象是我们投资成功的关键。
人性总使你觉得这次不一样,结果总是一样;
当你认为这次也一样,结果这次真的不一样!
市场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生态自馈体,永远都在自我平衡的运行。
股掌v. 2019.7.11
【后视镜效应】
从未来看过去只有一种可能,但是从现在看未来则有无数种可能。后视镜效应犯了从现在看过去的错误,看起来正确,实际上没有卵用。所以所谓的成功经验是很危险的,归纳法是危险的,寻找模式也是危险的。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断证伪,包括对价值投资进行证伪。
也属于路径依赖的一种。
【投资股票的“不对称”性】
所谓正面不对称,指的是亏损有限而盈利空间无限,“下有保底,上不封顶”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正面不对称投资的精髓。
也就是我说的:只要这只股票还在,总会有资金借题发挥。
你对于外部因素(周期、题材、消息、情绪)的依赖性越强,你的可控程度就越差,对于确定性的把握就越弱;你越是反观和依赖内部因素(业绩、商业模式、分红),你的策略可持续性就越强,反而能够意外潇洒地利用外部因素获得超额收益。
只要一个人投资的期限足够长,犯错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前面99次都盈利了,然后在第100次的时候将前面99次盈利全部亏完,有的人则在第100次活了下来。
一年五倍过江之鲫,五年一倍凤毛麟角。一次失败可以导致N次辛苦累加的微小盈利总和在瞬间化为乌有。
【茅台的本质】
茅台的价值是让一部分人先喝上茅台,让一部分人喝不上茅台。而关于稀缺,从来都是一个谎言。
它的定价也不是一般经济学上的正常的供需关系和成本关系。这是一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不能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释的东方特色经济学的缩影(是否可以开一个课题,叫:新时代ZGTS政治营销经济学。万能的经济学,万精油啊~!)。
但是人们就喜欢醉倒在这些故事里面。甚至一起参与构造故事,商人们投资人负责贩卖这些故事…
也许我有病…我就是喝不下茅台这个故事,
也许是因为…我连酒都不会喝。
终于略微明白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意思。体制本质上是既有规则,个体可以选择遵从,然而既有规则下必定存在原本的护城河,这是遵从体制的代价,换取则是这个体制下的保证。
流量信息垄断以后,信息同样会分层,甚至会影响到文化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的传播。移动互联网的大后期,是信息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块链是其法外之地,那么互联网最终会产生“体制内”和“体制外”。前者是中心化的信息流通,后者是以分布式存在。
知行合一的难点在于,让身体相信思维逻辑层面推导出的东西,这是身体未曾体验过的事物。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事情。
进化思维方式是前行之法门,内化信心是立于不败之根本。
别人没看到的市场才是市场,大家都看到的市场那是泡沫。
从情绪的逻辑角度,去做决策。情绪的价值是认识自己认识人性,逻辑判断不能抛弃人性,但情绪又影响决策的客观性。所以,只有不带情绪又从情绪角度去做决策,这是相当困难的。不带情绪这个前提,本身就很难。
世俗化评价体系是培养标准化程序化的个体。而不是让人看到本质,这是现代教育对绝大部分人的洗脑。
世界并不在乎真相,只在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