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稳:悄悄说个故事,看懂了不要告诉别人……
昨天大A股冲高回落,文首照例发了盛总的药。接下来言归正传,说故事……
注意,这个故事说的是美国股市。
假如现在美股市场中有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好几年亏损,股价已经跌透。这时,有个机构S瞅准一个机会,想借势炒作一下股价,花了大笔钱,买买买,把股价抬升了20~30%,常规操作,没问题吧?
但是这个时候呢,S机构会发现一个悲剧的事实:自己已经成了这家垃圾公司的股东。根本没有人来为他接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一个相对成熟的股市里,理性的投资者,或者说专业的投资机构已经占了市场的大多数,几乎没有人会和自己的钞票过不去,愣头楞脑的去买一只垃圾股。
更悲剧的事情是,S机构很可能被另一个嗅觉更灵敏做空机构K给盯上了。
做空机构可以通过融券、和看空期权来做空股价获利。这些做空机构寻找有泡沫的垃圾股,其实和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股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在市场中利用其他人的错误来获利。比如美国著名的“浑水公司”就是以做空股价而闻名。
所以,S机构买买买之后,K机构会发布一个更专业的看空研报,或者让媒体曝光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最后垃圾公司的股价被打回原形,S要么被套死,要么割肉出局。
而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稍微换个版本,假如上面所提到的上市公司是一家很不错的企业,只是股价因为市场整体走低而被错杀了,那么巴菲特这样嗅觉灵敏的价值投资者,就会乘虚而入,在低位大举买入,股价也因此逐步走高,当然,这可能是个渐进的过程。
这个时候,有个蹩脚的做空机构B想乘机通过各种手段做空这只上涨中的股票获利。最终,经过市场的多方信息证伪和博弈之后,这家上市公司最终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优秀的企业,股价继续坚挺向上,做空机构也因此大败而回,价值投资者则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利润。
美国股市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上面的故事在市场里可以说经常发生。我们细看上面这两个故事会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参与者都必须非常专业,不专业的后果就是,长期下来,一定会亏到被市场所淘汰,也只有足够专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二是不管你做空还是做多,都有足够的自由,可以在市场中完成充分的博弈,当然,最终的裁判还是市场,判决的准绳则是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的真正价值。
如果我们浏览一下港股市场也会发现,为什么很多几分钱的股票(仙股)会一直能躺在那儿不动呢?为什么没有人去抄底呢?
这也是上面所说的这两个原因(强调一下,划重点):
一、市场参与者成熟、专业;
二、多空自由,充分博弈。
这些仙股如此低的股价,一定是市场多空双方充分博弈之后的结果。就算是大机构也不敢随意抄底炒作,因为最终很可能碰到更强的做空高手,把自己给玩死了。
说完了这么多,那我们再脑洞大开一下,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市场博弈会如何演绎呢?
还是上面这个故事的版本一:S机构开始炒作一个垃圾股,股价拉升了20%~30%之后,由于市场参与者缺乏经验和专业素养,看见赚钱效应就会开始加入到S的炒作队伍里,而相对专业的投资者是不会参与其中的,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做空的手段,只能敬而远之。
由于S机构的大举买入,市场上流通的筹码越来越少,这就导致股价进一步拉升,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就会加入进来。由于股价上涨关系到大股东的切身利益,企业股东可能开始制造一些假的消息配合股价再创新高。
接着,一开始敬而远之的投资者也受羊群效应的感染,不断加入到炒作的队伍里。在这个过程中,S机构可能悄悄地在某个时候撤退了,而后面加入的人群,受利益驱使,继续着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直到没有钱再能推动股价,或者大股东宣布自己要减持跑路了,大家一哄而散,最后,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故事演绎到整个市场中会是怎么样呢?
在成熟市场中,当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时,看空做空的人会随着泡沫的增大而越来越多,在充分博弈的情况下,市场就会踩下刹车,不至于让泡沫愈演愈烈。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股市跌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就会开始陆续进场,阻止市场进一步下跌。因此,市场很少出现极端高估或者低估的状态。
而如果股市中的业余投资者占据了大多数,而且无法进行充分的多空博弈,当市场出现泡沫的时候,虽然理性投资者会逐步离场(没法踩刹车),但是更多的“外行人”会受市场赚钱效应的吸引,蜂拥而入,从而造成“非理性繁荣”,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泡沫破灭后也一样,大量的人弃之如敝屣,市场会跌到让人无限绝望,极度低估。)
纵观金融史上的那些泡沫,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最终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引发了巨大的连锁反应,进而导致了股灾或者金融危机。
最后,为了避免读者误会,我要澄清一下,以上故事都是以国外的股市为例,配图纯属娱乐,现在的A股总体上是没有泡沫的(一小撮垃圾股除外),沪指3000点附近依然是被低估的市场。
当然,我们都希望大A股越来越好,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思考,也许有思虑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
盛东辉:是什么决定了你在市场的最终收益?
小编按:A股的磨底行情仍在继续,你可以选择置身其中,伴它煎熬;也可以选择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投资就是一场修行,并非争一朝一夕之功。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盛总的经典投资...
-
盛东辉:A股的特色或许正是我们的机会
作者:盛东辉,本文撰写于2012年 很多人觉得中国的股市制度不行,制度的弊端导致了自己亏损。制度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原因归结到制度上去。制度就像两块...
-
盛东辉:成功的临界点——忘掉止损!
原文标题:盛东辉:投资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2 进入市场投资,不管是做股票还是期货,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在哪里?很多人觉得是技术,有的人觉得...
-
股市的三大陷阱-散户一定要认清现实
股市的无边陷阱 第一大陷阱:大小非减持,承诺晚减持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国有资本掩护个人资本撤退,迟早是会撤出的,早晚问题而已;两年内需要解除的市值远远超过整个居...
-
微博投资感悟(十七)
来源:https://weibo.com/p/23041814c16a4930102wvja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U4MjIyNDE1MQ==&action=getalbum&album_id=1513202828352258053...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