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语录六
看完李杰(网名水晶苍蝇拍)的《微博投资感悟》系列,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实在是精彩无比!所以把部分精彩语句摘录整理在此,以供飨食。
========
(十八)
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都是趋势投资者。顶级的趋势叫时代,之下的次级趋势是经济周期,再下层是公司经营节奏。找到三者之间同向共振的结合点是真正的绝大机会,时代向上但被向下的行业周期或者基本面向坏的公司耽误,则是最大的遗憾。捕捉绝大机会需要眼光和运气,避免好时代的大遗憾需要理性和常识。
市场时刻都热点繁多,新闻每天都有惊悚头条,但咱做投资的真要有点儿满清太祖那“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劲头。与真实的价值为伍,站在概率和赔率的有利面,透彻理解并执行复利法则,其它的何必管它那么多?大多数的所谓对策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大部分刺激的新闻都与投资没关系。其实过度的关注反映的是内心的焦虑,这是种病,而且不好治。
如果带动公司未来增长的业务具有更高的利润率,或者未来中期出现能降低成本和费用的趋势性有利环境,那么这种成长就是规模和利润率的双击。而如果又能在市场认识到这些之前把握住,那就又加了估值的第三击。如果持续期n再够长,其完整过程就是复利的暴击。什么叫成长投资?这就是。
职业投资人的社交很单纯,不需要维系多余的社会关系。在主动筛选后能沉淀下来的是三种人:第一种是有料。某一方面的学识好,能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开拓思维,与之交流有益;第二种是有趣。或风趣豁达或古灵精怪,与之交往总能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第三种是有品。就是能信任靠得住,价值观相近可坦率的说心里话。当然如果能多条兼顾,自然是交友的精品。
很多次被问到过”职业投资会不会让人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我是这样觉得:与人真诚交往的能力永远不会退化,除非你从没学会过真诚。但社交的技术套路确实有可能退化,比如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学会周旋赔笑的能力,看人脸色揣摩心意的能力,复杂人际间”懂事儿“的敏感性等等。确切的说也不是退化,而是没必要和懒得那么累。
总有朋友对我说:看你每天晃来晃去的,投资就那么轻松啥都不用干?我说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工作的形态不同。一般工作的繁忙很容易识别,但投资工作其实就是三件事:学习、思考、做决定。除了学习研究是较容易看到的,更重要的“思考”和“做决定”完全可以一点儿外在表现都没有,但其实它们才是最重要的可积累无形资产。
职业投资人的社交很单纯,不需要维系多余的社会关系。在主动筛选后能沉淀下来的是三种人:第一种是有料。某一方面的学识好,能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开拓思维,与之交流有益;第二种是有趣。或风趣豁达或古灵精怪,与之交往总能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第三种是有品。就是能信任靠得住,价值观相近可坦率的说心里话。当然如果能多条兼顾,自然是交友的精品。
很多次被问到过”职业投资会不会让人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我是这样觉得:与人真诚交往的能力永远不会退化,除非你从没学会过真诚。但社交的技术套路确实有可能退化,比如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学会周旋赔笑的能力,看人脸色揣摩心意的能力,复杂人际间”懂事儿“的敏感性等等。确切的说也不是退化,而是没必要和懒得那么累。
信仰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支撑着我们走过看似一个又一个枯燥无味的每一个小时,同时让我们享受孤独和学习阅读带来的心流的愉悦感。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外人看来,学习阅读多么无聊,而让另外一部分人永远不愿意放下,差距与成就就是在这样的分水岭中越拉越大。
只有当你赌得足够大的时候,你才会谨慎;只有你想赢得足够多的时候,你才会忍耐。
人之所以平庸,是在平庸的机会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当然如果连这点儿努力都没付出,那就不是平庸而是惨淡了。
市场的节奏太快,所以等待很难;波动的煎熬太剧烈,所以忍耐很难;热点的诱惑太多,所以专注很难;学习和复利都需要太久,所以行动很难;噪音和传言太密集,所以理性很难;欲望和胜负心挥之不去,所以平静很难。这一切是注定永远面对的问题,所以投资很难。
===========
===========
做投资需要具备“三观”。首先是价值观,走正路行大道才能行稳致远,方向不对努力和速度都是没意义的;其次是要有大局观,观察大势算大账赌大边,不能精明过头天天苟且在蝇头小利里;最后还要有点历史观,身处什么阶段主要矛盾在哪里,大时代定性是正向还是负项,顶级趋势判断不能错。三观不合,多说无益。
牛市只是一个结果的放大器,决定性的因素是投资人的长期积累,没掌握复利的武器牛市那阵风只是纸上财富在你这儿存了个活期而已,随时都会被市场提现。要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所以,与其问牛市来了吗?不如自问:我已经配得上一次大牛市的馈赠了吗?
干投资这行的都面临一个诅咒,就是只要你盯着市场那就没有省心的时候。熊市当然天天折磨太郁闷,牛市你以为就不闹心了?照样有一万种走势能让你焦虑到爆炸。投资要是真弄成这样了,那还活不活了?但是怎么跳出这个诅咒呢?第一,做长期一定有效的事儿;第二,打长期一定会赢的赌;第三,为短期的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安排好后手。做好这三条,终局是什么样子已经很清楚了,气定了自然才会神闲。
去年末一条微博谈到我永远不杠杆不做空,有一哥们回复说明摆着美股就要大熊市了,这个时候不杠杆做空就是和钱有仇。而昨天,美股三大指数又快创了历史新高了….其实吧,我当时内心也觉得他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更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的判断总会出错,这与你信心大不大没关系。关键是在你信心最足但又错了的时候,别挂了。而做空加杠杆这个组合,就是出错时的死神。
自然界经过了这么多年,也没进化出一种既聪明又强壮,海陆空三栖还杂食,繁殖能力又强的物种,这说明一个生态不可能被一种极限生命垄断。在投资上也是个这个道理,又能择时又会择股,冲起来最猛跌下去最小,阿尔法和贝塔都满格,各种风格全玩转的,从金融诞生至今也没混出来一个。一个健康的生态里,应该是各种逻辑上自洽的投资占据各自的空间,而不会出现一个大一统的终极策略。所以瞄准着时刻胜出,就像想捞出水里的月亮一样徒劳。投资机会上的不连续性和策略上的有限性,恰恰是市场得以永续和有效的合理之处。
对事物的认识有点、线、网、阵的不同级别。点状认知全是碎片化,线状认知开始将点用逻辑串连但线条间缺乏联系,网状认知将逻辑线索形成较宽阔的覆盖而能自圆其说,但仅涉及了事物的某个断面。阵列认知先寻找底层规律为基础,向上再抽象出核心变量条件,再往上形成认知边界,其实这就是方法论。对事物的认知也只有达到方法论级别,才能说“懂”。
投资为什么亏多赚少?不谈人性问题,仅对于投资的认识就可分胜负。绝大多数人都是用“点”赌大小,一部分人用“线”撞大运,少数人有“网”能捞到些鱼,而长期赚大钱者绝对都是持有正确方法论的。所以影响投资阶级流动的最大因素还是认知级别。
高概率必须要依托在需求端的长逻辑和供给端的高壁垒上,高赔率往往出现在负面共识高度集中又隐含了高预期差的地方。高概率对象最怕的是被充分预期,但好在它是时间的朋友,等字诀能化解矛盾。高赔率对象最怕的是负面逻辑被证实,机会在于正面逻辑强劲又短期难以证伪,某种程度上是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高概率与高赔率共振是数年一遇的大机会,但可惜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机会出现时被暴跌吓尿了。
每个周期回头看,都会发现最好的卖出时机就是不断的出利好,甚至利空都被理解为利好,行情又已经演化了很长时间,市场一致性预期最高的时候。而最佳的买入时机就是天天都是利空,甚至利好都被解读为利空,行情也已经演化了很长时间市场一致性预期同样高的时候。事后看都很容易,但身在其中却要克服巨大的群体效应和惯性思维,要在压力下依然拥有理性和常识的能力。顺周期内的钱很多是运气,多个周期考验赚到的钱才是能力。
投资有时候和找对象差不多,首先需要有一个对的人,然后还需要在一个对的时间相遇,再然后有一个对的环境让你们相处。最失落的是那个对的人始终没有出现,最遗憾的是遇到了却是在一个错的时间,最难过的是对的开始却因为各种环境干扰而导致一个错误的结束。缘分是偶然的,唯一提升概率的办法还是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那个好的结果。
高概率必须要依托在需求端的长逻辑和供给端的高壁垒上,高赔率往往出现在负面共识高度集中又隐含了高预期差的地方。高概率对象最怕的是被充分预期,但好在它是时间的朋友,等字诀能化解矛盾。高赔率对象最怕的是负面逻辑被证实,机会在于正面逻辑强劲又短期难以证伪,某种程度上是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高概率与高赔率共振是数年一遇的大机会,但可惜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机会出现时被暴跌吓尿了。
后天会比你的乐观想象更美好,但要做好明天晚上出现比你悲观预期更糟糕的准备。
成功的主要挑战都是来自高度的自我约束而非专业知识(那只是基础)。
-
微博投资感悟(十四)
来自水晶苍蝇拍的雪球原创专栏 以下内容摘自14年7月至15年2月的微博: ———————————————— 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对象不易,找到正确的东西并且良好的时机来临时敢于行动更不易,行动后...
-
确定性企业将获得估值溢价(兼谈确定性的认识)
(2010-01-31 20:57:06) 当市场前景扑朔迷离,市场的资金必然从风险过高以及前景不明朗的企业转移到确定性高的目标中。 而同时,由于整个A股市场中,兼具了确定性好而估值...
-
DCF是种思维方式而不是计算题
通过前几篇中与豹豹兄等朋友的讨论,我想观者对于本系列小文的出发点以及着眼点都能够有更好的了解。其实,我后来想到,本文在不知不觉中,实际上正是暗合了段永平的一个观点(...
-
微博投资感悟摘录(二)——水晶苍蝇拍
灿烂而股神辈出的行情里,不会有人把严肃的投资原则当回事儿。只有在凄风惨雨和足够的时间跨度背景下,投资这2个字的意义才会显现。毫无疑问现在开骂、沮丧、后悔、恐慌都是绝大...
-
高价值企业的奥秘(四):可积累的无形资产
从财务反映企业特征的角度来看,高且持续性好的ROE是对于“无形资产核心型”企业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这是一个清晰的逻辑:无形资产为盈利核心的企业其估值的一大特点就是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