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的轮回(二)上
■ 来源:雪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mti2ykRK456Bat8QOQaiQ
股掌V 题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正文==========
“波涛汹涌的大浪过后,既有流传千古的“风流人物”,也有“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既有“独自莫凭栏”的伤怀,也有“此恨谁知”的眷念。”
背景:1994年7月,股市飞流直下三千尺,从之前的1500点直探低位的300多点,之后8月,市场迅速回暖,并辗转到2001年见到2245点。7年时间涨了7倍,算是历史上的一次长牛了吧。
经济背景:从大放到大紧,突兀的变化使得国内通胀高企(30-50%),失业率高,企业大面积亏损(国企半数亏损),债台高筑,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同时,国内企业又面临外企竞争。
(黄框内为本篇所取剪报范围)
评:很有意思,第一张就拍到这个。等等,布菲特是哪个?哦,原来是老巴。。。(当时股指已经跌了好久了,从高点已经泄了60%,不过还要再跌1个月才能见底,大概此文是希望大家能够坚持。。。)
我看这篇24年前的文章把价值投资的理念总结得很好,24年后的“布菲特”也依然延续着他的神话。不过起码24年前就已经搞清楚的事情,好像今天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也寥寥无几。或者说得再精确一点,能“执行”这个道理的也寥寥无几。笔者觉得,投资世界里,最没有壁垒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有些壁垒的,是投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最有壁垒的,是一颗坚定的心。
不能执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专业知识不够导致心里没底,包括外界施加的压力过大,包括标新立异自我膨胀的性格缺陷等等。
我也来给你们总结总结,啥叫价值投资?就是要买得“划算”。啥叫划算?1000000块的兰博基尼了解一下?啥叫不划算?10000块的水果手机了解一下?(我就是举个栗子,两位作者都是华为粉,水果粉勿纠结)
我拍的时候主要是拍”布菲特”,后来才发现旁边的“雷伯龙悲剧”,大致了解了一下,雷伯龙是台湾股市的“多头总司令”,人称“股癌”,形容他废寝忘食,苦心钻研,他最恨周末,因为不交易。但他折戟于80年代末因为征收资本利得税导致的特大股灾,之后仍然勉力靠借贷拉抬股票终至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妻离子散,老年痴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网上再找资料。后人总结他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理念没有随着台湾股市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过笔者觉得原因是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
两篇文章一左一右,很有意思,读者你有什么心得?雷伯龙很酷很猛,但是活不下来有个卵用?想必利弗莫尔也深有体会吧。
评:我看不如换个说法“我国去杠杆力度强劲”;“我国供给侧改革力度强劲”。这样就好理解了,我想各位势必刻骨铭心,就不多废话了。是对是错?还是对的概率大吧。你要想快,就时不时会xie一下,不想xie,那就慢一点。你不可能即要享受快,又不承受xie。
评:笔者向来认为无效投资是宏观经济的巨大隐患甚至是根本问题。学经济的该知道萨伊定律,本萨伊认为生产出来的,一定能被消费掉,经济可以一直处于完美自我循环状态,当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效投资,处理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处理无效投资。处理的时候,有的人难免痛得叫出声,哇哇哇很响很烦躁。其实只要决策者足够有远见,任何时候都不缺值得投资的东西。
个人也是一样,很多人喜欢扼腕:十年前我如果买了啥啥就好了;朋友,再过十年,你还是会有同样的感慨。
评:终于看到股评,标题真是YIN得一手好SHI啊。字太多,我给大家挑一挑
”逆市王“–“界龙实业”跳水,呵呵,老朋友了。
“国债发行顺利完成并未鼓起股民对股市的希望”–利好麻木,不相信。
“这样不够”,“这次不行的“,”这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大“,无非就是这些看法,今天也一样。
按照笔者的经验,无论你是医生,律师,企业家,教授等等这些“酷酷”的职业,还是所谓不太酷的职业,到了这里就跟澡堂一样,都给我现原形,澡堂现肉体,股市现精神,吼吼。作为个体,一个人是理智的,而一旦加入“投资大家庭”这个群体,他就被古斯塔夫勒庞看穿了。
光阴似箭。
评:看报头,“风险莫测,谨慎抉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吓傻了。
这文章认为已到熊市末期,甚有远见。第二段讨论了中国股民有没有价值发现能力,结论是世界各地都一样,哈哈。我再加一句,“从古到今”都一样。
评:这是篇飘渺的文章,内容跟大界龙关系并不大,大概只是因为界龙是当时市场”天空中最亮的星“,拿来做引子。前半部分告诫大家要有独立思维,后半部分,尤其最后四行很有意思。。。如果你看了只是抱怨不重视投资者,那就是没理解其中深意。
评:“两年轮回,磕磕绊绊”,各位一路走来,何尝不是磕磕绊绊,磕磕绊绊是常态,顺风顺水不见得是好事。
绩优股春兰跌不动,你大概觉得春兰这浓眉大眼的,怎么后来会走到那一步呢?做空调的就好好做空调,要什么摩托车!?昨天的故事,今天还会重复吗?啧啧,看戏。下面顺便附上当时的歌颂文章。
评:哈哈哈,莫名好笑,券商被黑得。。。装修得如同KTV包房,我的大户朋友们,你们哪位以前在营业部唱过K吗?
港台券商。。。小市场确实需要精明,大市场需要战略思想。当初我们只敢瞄瞄港台券商,现在已经是麦子店高盛,新街口美林了。
最后一段说得好,市场不好就不好时候的活法,比如有些企业在股价低的时候做股权激励,证券市场在低迷时适合做制度建设,吃一堑长一智。
评:“坚持供给侧改革不动摇,降低宏观杠杆率”,紧紧松松,周而复始。
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当时外贸环境恶劣,我们选择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才是正确的选择。
评:最后一段“以前人们并未认识到购买国债是一种有效的投资行为,看成义务鲜血般的为国奉献。现在,人们冲着国债安全,有利,买卖方便而来,学会了用经济头脑选择投资品种,形成了活跃国债市场所必需的高素质的投资群体”。
怎么说呢,看了这段觉得有些五味杂陈,动机上讲,无论是为国奉献,还是理性投资,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比今天开口闭口就是抱怨的人,热衷于制造谣言恐慌的人好多了。另一方面,这群当时“高素质的投资群体”,又有多少人后来“用经济头脑”买了P2P?
评:讨论“zhuangjia”这个话题,在当时报纸上是堂而皇之的。上面总结的三个方面,可以再精简一下,合起来就是“方便出货”,zhuangjia的爱好其实就一个:“收割韭菜”,韭菜有很多品种,散户韭,机构韭,外国韭等等。zhuangjia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太被提起了,但不提起不代表不存在。不过无论如何,现在的文章要专业得多了,对价值投资的认识也日趋成熟。
评:“平淡中寂然下落”。。。如果说之前还有愤慨,此时那种无奈的情感跃然纸上,跌到麻木不仁。。。。上面,上海证券在逆势扩张。
评:尽管纸面上GDP增速很快,不过看看当时上下游企业那高额的应收账款,感觉一天也撑不下去了,不过经过当年的“供给侧改革”,这些公司现在不少都是世界级巨头了。
评:一级市场供不应求,2016年,2017年的中国不也是这样吗?二级市场不好,去投一级市场,这种奇妙的逻辑,自古有之。原因当然也是综合性质的,可能有些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不行时,选择一级市场,实际是寻求一种安全感,觉得一个所谓“项目”,一个由“大佬”担保的“项目”,一个由“专业团队”操作的“盘子”,能够比只能自己孤军奋战的二级市场,带给他更多的,“不劳而获”暴利的安全感。我说这个你们有些人别不服,很多人内心就是这种潜意识。实际上呢,大海干涸,你那一叶扁舟怎有活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股票好歹有流动性,可以纠错,实在不行可以等,你的“项目”呢?没了就是没了,大潮退去,越是“大佬”,欠钱越多。
评:主要给大家看看当时底部股票的一些参数比率,有个直观认识。(居然公用事业PE最高。。。)。
“跌进净资产又何妨”,旁边文章认为,足额的资产回报率才是根本,单纯的净资产并不足以支撑股价。(距离见底还有半个月)说得不对吗?很对。这就很奇怪,这篇文章明明说得很对,但是客观上它可能会令当时的投资者更加恐慌,从而“抛在地板上”。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经济有周期,文章并没有看到经济周期在当时可能已经见底,回报率不能只看静态。再者,就是看客对文章的解读方式了。大众心理是个奇妙的东西,越狂热越乐观,越恐慌越悲观,往后笔者可能会陆续给大家分享研究心得。
评:1994年7月,这篇文章表明当时的经济矛盾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评:大交行“首届”股东大会,历史凝重感油然而生。
评:所罗门,想当年笔者也是向往得很,现在看来都是浮云。金融开放古已有之,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来了又怎样?旅顺炮台上的克虏伯巨炮,只能回望不战而逃的清军扼腕叹息。
评:会!!!!!!!!!!!!!!!!!
评:24年后终于有了首家GDR。。。。。好像海外投资者一直都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评:当前基本面“究竟”如何?“究竟”二字有神韵,没有这两个字这页我还不拍了。类似“TMD到底还要跌多久?”,“到底到底了没有?”,“凭什么要跌这么多”所表达出的情感。体现出当时人们跌到胸闷的感情。。。不过更胸闷的还在后面哈哈。
其中有人提到国有,法人股流通问题没有解决是当下基本面利空的一面,他不知道这个问题要等10年才能解决,而当时A股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始7年上涨了。
核心矛盾这个事情,每个时段身处其中都是很难认清的。
评:尽管当时A股的历史很短,但还是有人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底部的痕迹。今天也是一样,各大券商前一阵也相继出了不少比较性质的报告。有这么多的参考例子,比起前人应该更准确一些吧。
评:总体趋好,意味着局部有问题,但是什么时候会没有问题?这个标题现在也不鲜见,有些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就会自动开启冷嘲热讽模式。回头来看,邱总经济师说得对啊,“经济形势总体不错,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未完待续”
-
悲观的轮回(二)下
■ 来源:雪球:海神之翼 六小幺 微信公众号:海神知易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6jZJDa953CPggMup1E-4Q 股掌V 题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
悲观的轮回(一)
■ 来源:雪球:海神之翼 六小幺 微信公众号:海神知易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Njp4BHPlC_R8DA19aL3FA 股掌V 题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
写篇短文:本轮牛熊与过往不同在哪儿?
这次暴跌洗劫的各路投资者,尤其是中产阶级相对更多,比过去每轮牛熊都狠的多。为什么?原因是这次更多的人没有在上周意识到这是熊市,包括我在内,上证5100点时,我看空,但我...
-
每次肯定不一样,但结局都一样
记得2008年股灾,茅台瞬间跌到80元。当时市场看到50元,那些等更低的投资者还在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于是他们心中暗暗发誓,下次再遇到股灾,对于好股票不能太贪,跌差不多...
-
牛市畅想曲
首先写在前面,这轮行情究竟是牛市还是反弹我判断不了,也不打算判断。我知道很多技术面信号都表示出了牛市的味道,比如月线7连阳,比如沪指创52周新高,比如成交量创历史天量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