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成功的环境和基因还在吗

格力真是个热门股,走到哪儿都会谈论到这个股票,无论是雪球,还是和朋友。中报披露后的几天,雪球几乎被格力霸屏了,今日今日话题又推送一篇。

 

而这篇文章是我应朋友之邀专门写给朋友顺便分享的,一些思考和观点是我与其他朋友讨论形成的,有缘看到的投资者权且一笑。

 

目前市场关于格力的分析文章绝大多数就事论事,格局和视野都略显狭隘,市场上很少有从格力为什么会成功,格力成功的环境和基因还在吗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依我个人观点,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看清了,才能看清格力的未来。

 

我谈点个人看法和理解,供投资者批评指正。

 

首先,看格力成功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质短期那个年代来看。在物质紧缺的年代,你只要能够生产出产品就能获得市场。于是,四川长虹等一批家电股崛起了。这个老股民应该都知道当年四川长虹的疯狂。

 

随着物质供应量的不断扩大和充足,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质量,一批产品质量或外观设计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市场逐步被侵蚀。格力提出了“好空调,格力造”。与此同时,今天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注重广告宣传和渠道建设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可是有点远见的管理层才能看到的,于是那些既重视产品质量又重视营销的公司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事情到此远未结束,房地产黄金十五年又来了。当然,在此过程中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也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格力电器成功的四个因素或者基因,即产品质量;营销策略;房地产市场大跃进,大繁荣;公司管理层主观能动性。以下我试图逐一分析格力电器成功的四个因素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的状态。

 

产品质量:时至今日,产品质量已经不是消费者和生产厂商关注的重点,消费者更关注个性和时尚化需求。而生产厂商也故意降低了产品质量以使得通过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销售量。不夸张的说,很多厂商(不局限于空调行业)故意降低产品质量以促进消量和加快产品迭代过程。

 

营销策略:而过去格力成功的营销策略在当下也已不合时宜。过去促成格力成功的经销商渠道显然受到线上渠道的冲击,各种APP小程序的营销广告投放也分流了很多消费能力。关于这一点,投资者可以从较早转型线上的美的电器格力电器过去N年差距不断缩小直至被美的赶超窥见一二。

 

市场环境:关于房地产我今年3月写过国家为什么要坚持房住不炒——背后原因浅析。指出房地产已经对其他行业造成明显挤压,国家重拾房地产这个夜壶对国家总体利益而言已经是弊大于利。在今天双循环、内循环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房地产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住建部最近约谈房地产商进行融资政策管理得到进一步佐证。

 

管理层:我今年5月3日在《公司为什么会成功,又为什么会失败中》写道:“格力要想重新崛起,必须去董明珠化。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场合看到董明珠的对自己产品的信誓旦旦,对自己新拓展业务的信心爆棚。而很少看到同类业务的美的集团管理层这样做。这背后的体现的是什么?体现的是公司作风。我一年前就隐晦的说过,董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能力边际拓展到未知领域,又不懂得谦逊,其多元化失败的可能性是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的。现在的格力根本不懂得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反而在新产品过度宣传上起劲的很,对于收消费者的智商税却情有独钟。这样的公司依我个人观点长期败象已露。格力要想重新崛起,必须去董明珠化”。

 

除了以上,投资者还可以试着从日本家电发展史看格力未来发展趋势。

 

特别说明,我不是营销专家,关于营销策略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是我与一个五星电器终端销售负责人讨论的结果,可能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利益声明:本人不持有格力电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没有买入格力电器的任何打算。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敬畏知止
链接:https://xueqiu.com/4027531808/158328368

历史的今天: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程欢:市盈率幻觉(二):2类估值误区之“低市盈率就低估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四句偈                 市盈率幻觉(二):2类估值误区                          作者:程 欢 在笔者的前一...

    程欢:市盈率幻觉(二):2类估值误区之“低市盈率就低估吗”
  • 坚固的“经济护城河”

    美国晨星公司股票分析负责人帕特·多尔西,根据过去几年对全球数千家公司进行彻底分析后的成果,写成《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在该书中,他认为最常见的“误判护...

    坚固的“经济护城河”
  • 马蔚华:硬拼存款的时代过去了

      看一家银行在零售业务上有无优势,绝不是储蓄存款一个指标就足够,储蓄存款已经越来越不能体现一家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优势了。 招商银行6年前就已经不再将储蓄存款作为主...

    马蔚华:硬拼存款的时代过去了
  • 高价值企业特征

    高价值企业的奥秘 商业价值决定了这个生意的量 生意特性决定了这个生意的盈利质量 价值扩张阶段决定了实现这个量的效率 重置成本决定了护城河的宽度 管理层决定了这笔投资的置信...

    高价值企业特征
  • 陈理:从“穷人银行”到“富国银行”

    从“穷人银行”到“富国银行”(上) (2010-12-05 12:35:33)    穷人银行和富国银行有什么共通点?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他们的共通点还真的非常多。     我们知道服务业的本质是...

    陈理:从“穷人银行”到“富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