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样子
央视财经频道首席证券记者邀您一起 还原市场本来面目!与君一席谈投资
记得在十年前,有一次和原君安证券投资总监康晓阳聊天。当时正值美国次贷危机肆虐,但是他非常肯定地说,A股市场见底了。关于见底的一系列逻辑,现在已经记忆模糊,但是其中有一点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去做足底按摩,按摩技师都人心惶惶,担心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会不会很大,这让康晓阳对自己的判断更加坚定。之后一年时间,上证指数涨幅翻番。
当大家普遍谨慎看空的时候,危机意味着什么?当市场乐观情绪高涨的时候,危机又意味着什么?
原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吕俊曾经讲过这样的观点,投资者需要以“Price in”作为衡量未来不确定性的一个标尺,而不是抛开市场对于消息的消化程度,一味去追逐消息本身。如果市场的悲观预期已经充分,甚至过度体现在目前的市场价格当中,危机更多地应该理解为”机”而不是”危”。
我在每周五的节目当中,曾经有一次专门讨论过这次危机是不是不一样?当时回想起来,每一次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时候,好像都会有新的面孔、新的道具和新的逻辑……当然还要特别强调一句:这次真的不一样!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历次危机来临时,市场总能够到达那么低的位置。
但是每一次危机都没有毁灭市场,周期的力量总会让市场起死回生。虽然“理性人群”在每一轮牛市和熊市中总能找到不同的故事,但是表现在形式上,无一列外都是指数在峰谷之间机械运动,背后是投资者情绪上贪婪和恐惧的循环往复。毫无疑问,未来这样的规律不会发生改变。
当全市场都在讨论危机、讨论未来路径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哪里出了点问题。长期的新闻从业经验告诉我,我们离真相太远太远,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及时、完整地了解全部有效信息,你凭什么作出准确的判断?
当我们热衷于“看热闹”的时候,可能会和“门道”擦肩而过。投资的重点是做出当前最好的决策,而不是热衷于探讨变化的未来。对于危机的负面影响究竟已经多少体现在目前的市场当中,迄今为止并没有看到太多的讨论。
“看热闹”其实是一种习惯。
讲一个小的插曲,我最近在读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受益匪浅,也已经写了十几篇阅读心得。最直接的感受有两点,首先,越读越感觉我们对市场的敬畏心还远远不够;其次,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读书过程当中,投资者的留言让我啼笑皆非。当我的文章关注市场变化的时候,有投资者希望能介绍投资的经典著作;而当我刚刚开始精读投资经典的时候,又有投资者留言希望再推荐一本……我们好像更热衷于走马观花,重在过程,至于是否要静下心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好像并不在意,很像我们对待危机的样子。
回到书中,马克斯所尊崇的逆向投资逻辑有一个核心理念:危机之后的股票价格本身已经包含了风险补偿,危机越严重,补偿的水平越高。我们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放大了风险,而忽略了目前价格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我们正在普遍谈及的危机并不是昨夜刚刚发生,危机不应该成为一个时髦的谈资。当危机已经路人皆知的时候再去过度强调危机,要么是真的能够预见未来,要么就是混淆视听,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缺乏常识。
关于未来,我们其实一无所知
—-霍华德-马克斯
相同的市场,不同的角度、深度和高度,值得收藏的关注! 央视财经频道首席证券记者邀您一起 还原市场本来面目
作者:与君一席谈投资
链接:https://xueqiu.com/5652248659/118419491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的今天:
- 2018 : 厄运还是机会...(0)
-
姜超:炒股发财只有三种途径:靠上市公司、靠央行、靠别人
【导读】大家如果想靠股市发财,只可能有三种途径:一是靠上市公司,二是靠央行,三是靠别人。其中第一种靠的是经济。第二种靠印钞,貌似大家都赚了钱,本质其实是钱多了,钱不...
-
护城河:多少陷阱假汝之名
过于重视短期绩效,很容易让投资者把短暂利好消息和长期竞争优势混淆,由此产生护城河陷阱。最常见的护城河陷阱有:优异的商品、庞大的市场、卓越的执行、杰出的管理。这四个陷...
-
估的什么值?(兼估值讨论)
估的什么值?(兼估值讨论) 作者:@不明真相的群众 我们经常说估值是很重要的。但怎么估值呢?比如我们会这样说: 我认为这个公司值30亿。 我们认为10倍市盈率...
-
影响股价的因素
1、影响股市行情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周期:国家的财政状况,金融环境,国际收支状况,行业经济地位的变化,国家汇率的调整,都将影响股价的沉浮。...
-
顶级投资思维四念:先为不败、守正第一、修心为上、持定信仰
来源@长信基金渠道服务 最近比较沉迷地接连读了三本书,分别是《京瓷哲学》、《不得贪胜》和《澄明之境》。我发现无论在什么领域做到顶尖的人物,其信仰、理念、习惯和方...
长按或扫一扫,随意赞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