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市盈率陷阱

低市盈率陷阱

@壁虎投资:

 

市盈率越低的股票越跌,市盈率越高的越涨的好,炒股要注意底市盈率陷阱。
银行市盈率普遍低于5倍,股价接近净资产。可看看股价,如此低迷。因为银行股没有好的预期,只有坏的预期(坏账,利率市场化,脱媒),没有好的预期。
地产市盈率低于10倍的有的是,销售创新高,股价也低迷,因为大部分地产的负债都很高。
基建股,中国水电,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动态市盈率都低于6倍。可他们很多业绩是靠地产业务。很多工厂是BOT形式。现金流都很差,负债也不低。
中石油,中石化的市盈率也很低,可在中国汽车爆发性增长的过去几年,中石油的业绩是每年跌10%,这样的股票只有托盘的价值。
白酒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还在算泸州老窖的分红有7%了,可他今年,每年还能保持过去的利润吗。还有保持今年这样的分红吗。
消费股,按道理说,消费股应该是弱周期的,可消费股中的服装,百货的PE很多也都只有10倍,可人们担心他们受网购的影响。我觉的是多余,七匹狼,友谊股份,重庆百货,欧亚集团这些已经很有投资价值了。大量的隐形资产,很好的现金流。
一些公用事业(机场,高速,电力,铁路)的市盈率也很低,分红也不错。可他们机场,高速,铁路等没有成长性,没有定价权。都是国企。分红高也高不过理财,信托。
电力中的火电今年业绩大幅增长。可人们担心会调低电价(在天朝可能吗?),另外负债也很高。
制造业中的汽车,家电市盈率也很低,成长也还可以,可股价也很低迷。为什么,讲不出好故事了。
有一句话是:周期股在市盈率很低的时候卖出,在市盈率很高或亏损,面临破产时候买入。典型是过去一年的光伏股,虽然还巨亏,但股价缺涨了好几倍。因为利空出尽。这或许就是盛极而衰的道理。
相反,那些市盈率很高的股票,却不断上涨,传媒,影视,网游,互联网,高科技,互联网金融,环保,软件,消费电子,自贸区,土改,重组等。市盈率普遍50倍以上,还能涨,让很多人很不懂。为什么,因为有好的预期。可以讲很多动听的故事,加上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典型的如TELSA,股价上90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报道,几天就飚到150,自贸区,总理的大手笔,媲美当年的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啊)。并且很多故事是第一次讲,可以给人们无限的联想,再加上股价低,实际流通的盘子不大。大股东配合(大股东不断并购,释放利好,典型的如华谊兄弟,中青宝)。苏宁云商最近涨起来,也是因为有苏宁银行,互联网金融这些预期。
而重组股炒作的也是预期,一哥王亚伟的最爱,那些盘越小,PE越高,亏损,巨亏的重组股。一定重组成功,股价都飙升。
在中国,大部分的股民是不懂PE,PB为何物的,他们只关注涨停板,利好消息,利好政策。
如果说A股不成熟,那看看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股市,同样如此。FB,AMZON,TESLA,SCTY,DDD 的市盈率都几百倍,股价照样不断上涨,微软,INTEL,苹果的市盈率只有10倍,同样低迷。唯品会过去1年涨了10倍,奇虎涨了4倍,他们的市盈率同样有几百倍,市盈率只有5-10倍的畅游,巨人,完美世界等过去1年只涨了1倍。为什么,同样是预期。因为网游讲不出好故事呢,而唯品会,奇虎的业绩是100%以上的增长。
如果说A股散户多,赌性大,那我们再看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市场,港股有很多PE10倍以下,分红5%以上,年增长还有10%左右的股票,基本也是股价低迷。可你看看去年的燃气股,公用事业股,今年的腾讯控股,金山软件,网龙,慧聪网,云博产业,这些大牛。腾讯控股这样的超级大盘股,PE在40倍以上,为什么,有好的预期,不断有惊喜,这不,最近又入了搜狗。
短期看使股价上涨的动力:第一是预期,第二是预期,第三还是预期。
 长期看使股价上涨的动力:第一是业绩,第二是业绩,第三还是业绩。
在中国最大的预期是政策,从养老金,公积金入市,加入国际指数,T+0,个股期权,优先股,解决B股遗留问题,垃圾股退市,虽然一个都没有实现,可故事已经讲了好多遍。这叫市值管理。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吹一遍。最近又吹备案制。
从09年的10大行业振兴,区域规划,国际岛,到今天的金改,自贸区,新丝绸之路,土改,养老,二胎。。。故事天天有。基本是隔一段时间,把地图炒一遍。然后一地鸡毛。

 

 

 

作者:高兴的加菲
链接:https://xueqiu.com/8489104454/2576528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方的石头:
       在投资界有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都自觉得只要以一个足够低的市盈率(P/E)买入一家公司,那么他们便是在做所谓的“价值投资”。这是非职业投资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但说实在的在职业投资界确也存在着这种低P/E或者低P/B即是价值投资的错误理解。不信看看晨星对基金的分类标准,再不信看看CFA基础教材里面怎么说的,都说低P/E,低P/B股就是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晨星这么说倒也好了,但作为价值投资之父Graham老创办的CFA也这么说,这真是具有一点讽刺意味。
       是否市盈率等指标对价值投资无用?不是这样讲的,我只是说,对于多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都不可能与历史所反映出来的完全相同,因此看静态市盈率或者以近期预测为基准的动态市盈率都无法让投资者作出一个合理的长期投资判断,也才会出现很多投资者或者投机者被所谓的价值股长期套牢的现象。被价值陷阱套牢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我刚出道的时候也犯过多次,未来也许还会犯,但我只希望自己能透过一些手段(个人能力圈的界定、投资负面清单的制定,压力测试的执行等)来将风险最小化。堕入价值陷阱也向来是任何价值投资者大亏的根源,不信可以问问持有美国Sears和Kmart大量低估零售店地产却长期未能如愿脱手的Eddie Lampert,问问07、08年重仓某金融小贷公司后公司破产从而大亏的与巴菲特吃过饭的Mohnish Pabrai,问问因为有零售地产保底而买入JCPenney彭妮欲重整其零售业务的Bill Ackman,问问曾长期战胜标普但在08年因为重仓金融股跌下神坛的Bill Miller,问问长期重仓低市盈的戴尔后在公司私有化案中被以低于建仓成本价出局的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的Mason Hawkins,还有我所尊崇的巴老在Berkshire Hathaway以及航空公司的投资上都可称为是栽进了价值陷阱里但幸好没大亏。这样的例子在投资界还有很多,我自己也有不少失败案例如果要列出来估计也是张一页纸的清单了,所幸或许是向来崇尚没十分把握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缘故所以才不至于要像输了裸奔那样痛苦吧,但学费交了那么多当然还是希望能不交才好。
       言归正传,既然市盈率那么误导人,那我们大家到底该如何利用市盈率来进行价值投资呢?一个窍门就是不要看什么以最近公开的每股盈利为基准的静态市盈率或者以下一年度预测利润为基准而算出的动态市盈率,这些都是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你必须先算出公司三五年后的预计利润水平(作者:行业知识以及商业判断呀 !所以说,价值投资来何容易),再以未来的企业盈利能力为基础给予企业一个合适的市盈率倍数从而推出其合理估值范围,再反推出这笔投资的潜在也即内部收益率(IRR)。关于合适的市盈率倍数,投资者可以问自己,如果是同类型企业,这家公司对比同行届时应该值多少倍市盈率?按照其成长能力和竞争力应该给出高于同行而或低于同行的市盈率方合理?另附几个参考指标:
       1)欧美市场历史平均的市盈率在15-16倍左右,长期来看一个盈利增长性与市场差不多(企业盈利增长率=GDP增长率)的公司的市盈率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无周期性等)应该等同于市场市盈率;
       2)10倍的市盈率代表市场预计这家公司未来的盈利长期无增长。所以说,市盈率的用法上要格外注意,多数时候真正有参考意义的市盈率以及未来长期盈利能力预测(也即巴老所说的所谓的future earnings power)却是任何股票信息平台都不会也无条件发布的,因为那需要的是深层判断不是彭博、万得什么的金融数据商可以靠廉价劳动力或者编程来解决的。
       最后再举这么个例子,2007年金融风暴尚未开始时期(当时还被称为次贷危机),巴老当时以一个行业里几乎最高的P/E与P/B的作价大量增持富国银行,而其时富国银行每股盈利为$2.38。五年后的今天,富国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达到$3.80。也就是说,5年下来富国盈利的年化增长率接近10%,对于这么一只处于风暴中心的大象(要知道富国的房贷业务全美数一数二,而起业务的核心区域又是其时房价跌幅最大的加州)可谓极其优异的表现。也许富国在金融风暴中的成功完全可以自成一文,但我只想说,巴老当初并没有预测准金融风暴何时会爆发以及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程度,但其商业眼光以及对富国银行盈利增长能力的长期判断不可谓不被称为准确而且极具前瞻性。我敢肯定,巴老当时并没有因为富国有高于同业的表态P/E,P/B而犹豫过,我估计,他可能根本没搭理这些数据。

叶公好尨:
       赞。最后一句亮了。
       低PE低PB不足以穿越牛熊,看准了一个企业能够持续达到预定增长,才可以做到不用看宏观和大盘脸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股市也是唯快(增长)不破,也就是赚钱的速度要跟得上甚至超越估值增长的速度。PEG是有些道理的,特别是用来衡量几何级数增长的行业,例如TMT甚至消费行业(某个产品一旦成功就是亿级用户),但有些放大杠杆的感觉(放大预期算不算一种杠杆?),所以既要参考又要特别小心。

weald:
       给人反思,好文。
       只看PE就投资个股,那投资对大众来说就太简单了。
       低PE的成因要搞清楚,如果因为整个市场都低,还可以考虑,如果是因为未来基本面不佳,就要谨慎了。

牛魔王vk:
       “你必须先算出公司三五年后的预计利润,再以未来的企业盈利能力为基础给予企业一个合适的市盈率倍数从而推出其合理估值范围,再反推出这笔投资的潜在也即内部收益率(IRR)”……完全同意!这也是我预测一支股票合理的买入价格区间的方法,简单有效。

雷公投资笔记:
       投资更像是一项文科工作,投资者是侦探、是战略家和政治家,而不是数学家。投资的过程需要大量文案工作和定性研究。纯理科的计算和定量研究虽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

南方的石头 回复 雷公投资笔记:
       量化的数值是有意义,譬如安全边际就是一个将投资决策量化的理念。但单纯依赖理科计算确实是存在很大的缺陷,而投资股票更应该像做企业那样,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一系列的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意义。

-白墨-:
      说的好,价值投资也依赖预测,不能预测大盘指数,但可以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静态看市盈率投资确实害人不浅。

管我财:
       低PE與低PB为什么会是价值投资?这个是大数定律决定的,别拿一两只股票说事。
       中国女人还是西方女人比较性开放?别拿广东的妓女做例子,同理

坚信价值 回复 管我财:
       没办法,中国几千年传统思维,喜欢讲个例,不喜欢总结规律。
       总有人拿瞎子阿炳做例子讲为什么要把眼睛弄瞎才能成为音乐家。

不明真相的群众 回复 坚信价值:
       瞎子发育听觉倒应该不是概率而是逻辑

管我财 回复 坚信价值:
       其实有不少研究都表明,长期投资一篮子的低PE、低PB或者高股息率的股票都能够跑赢指数,这三个分别代表了公司的历史盈利能力、行业的均值回归、与公司的真实现金流入。这些方法不是价值投资又是什么?

当然,风险投资也有成功例子。但你有那个眼光么?

酒肉和尚 回复 管我财:
       说的好,低估值反映悲观预期,而市场情绪的自强化,往往使这种悲观预期过度,就像创业版现在的乐观,价值投资不能立马见效,很可能是其能100年来都有效的原因。

能力圈 回复 管我财:
       VC是个概率的游戏,大家都看到的是赚100倍的,没看到那些血本无归的!《财富》曾经报道过VC、PE的回报率,长期超过15%也是少数

kunhou 回复 管我财:
       按这种说法,巴菲特还真不是价值投资。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7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陈鑫译 虽然我对于其中的部分翻译不是很确信,但我相信下面这一段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86页
       无论是否合适,术语”价值投资“被广为使用。典型地,它意味着买入有诸如低市净率、低市盈率或者高红利率特征的股票。不幸的是,即使这些特征一起出现,对于投资者是否真正买入物有所值的股票并因此真正按从他的投资中获取价值的原则操作来说,他们也远不是决定性的。相应地,对立的特征——高市净率、高市盈率、以及低红利率——绝不与按”价值“买入相矛盾。

管我财 回复 kunhou:
       我只说了最常见的三种大数定律下肯定跑赢指数的方法肯定是价值投资。实际上这几年老巴的投资也离不开低PE、低PB或者高股息率。并没有研究表明这三个特征需要同时出现。

kunhou 回复 管我财:
       我只是说巴菲特不是这种价值投资而已,并没有否认这种方式能够赚钱。这种方法更接近格雷厄姆的本质,单离巴菲特不近。

冒烟2012 回复 管我财:
       这种争论就像医生告诉你抽烟喝酒不利于健康,然后有人反驳说张学良抽烟喝酒活了100多岁,林彪不抽烟不喝酒60多就死了,然后得出结论医生在扯淡。

南方的石头 回复 管我财:
       没错,确实有过这方面的研究结论是低P/E,低P/B股长期跑赢了高P/E,高P/B股,但市场在短期甚至3-5年内出现相反的情况也是经常有的。是否有足够的理论证据证明在任何时期买入低P/E或者P/B股都能在一般人能忍受的年限内(3-5年?)打赢市场这种结论还需要推敲。
       不过我文中所强调的买低P/E股未必等于价值投资这种说法应该要更明确定义为是针对至下而上的个股投资才不至于产生歧义。

魏员外 回复 管我财:
       有时间的话,楼主可以去看看申万风格指数,看看高市净率和低市净率的差异,再看看高市盈率和低市盈率的,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即便现在的老巴也曾公开表示:按照格雷厄姆的教导去做,不会亏钱。

酒肉和尚 回复 kunhou:
       你真的可以看看巴菲特买过几只pe超过20倍的股票再来说这话,巴菲特只是在提醒大家光看pepb是不行的,这我们都承认啊,保守,利用市场情绪,这些才是隐藏在价值投资后的东西,pepb只是表象!

kunhou 回复 酒肉和尚:
       你先看看下面对于价值投资的定义。下面的投资方式说的很清楚。

酒肉和尚 回复 kunhou:
       就是针对你说的啊,我回话有啥问题?

kunhou 回复 酒肉和尚:
       你没有看清楚右边的原文中对于价值投资的描述。

酒肉和尚 回复 kunhou:
       就算是巴菲特现在的方法我也没觉得离格雷厄姆有多远吧,他买过几只成长股是20倍pe以上的,哪一次是在市场乐观的时候重仓的,即使集中也分成至少五只以上的股票和很多卫星仓,最近的讲话也透露了,如果不是体量太大,其实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更好!

酒肉和尚 回复 kunhou:
       就是pepb与价值本身并不能算高相关嘛,不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意思?

kunhou 回复 酒肉和尚:
       巴菲特的方法和格雷厄姆最关键的区别在于:认识到 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好的企业 好于以好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这一点是质变。如果你想明白这一点,就够了。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由猴子到人的区别,芒格说的啊,我没有对雪球的价值投资者不敬的意思。
       另外,投资的精髓是独立思考,就算偏离巴菲特,也没啥大不了的。

酒肉和尚 回复 kunhou:
       呵呵,你别忘了,格雷厄姆最赚钱的股票是一只地地道道的成长股,geico保险,为啥格雷厄姆要买这种股票一百多倍都不抛售呢,不象是捡烟蒂呢。其实两者没啥区别的,一定是市场悲观造成低估值的,虽然多低衡量标准不同,低估值只是表象,利用市场情绪是关键,巴菲特这么牛的商业眼光买的成长股,又无一还是以较低估值买入的,有几只超过20倍pe呢,几乎没有的,何况最近巴菲特自己都说如果不是体量太大,还是用格的方法比较好!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巴菲特的方法和格的方法没有不同,就是利用市场的悲观情绪产生的错误预期,低估了股票未来现金流造成低价格低估值,低估值只是表象,价值投资者只是利用低估值代表的市场悲观情绪,买入成长股也好价值股也好,其现值远远小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就能赚钱!

kunhou 回复 酒肉和尚:
       嗯,你坚持自己的观点吧,我并没有想说服你的意思。

汉尼拔 回复 kunhou:
       E,B,分红都是变化的
       买股就是买未来现金流
       PE,PB,分红也都是动态变化的
       投资的难点恰恰就在这于对这些的变化的把握

海天一色928 回复 管我财:
       朋友,长时间价值投资是最好的,在对冲基金风云录2里面有样本和具体数据介绍,但是这个长时间是50年以上
       短时间就是5-10年,价值投资,成长投资,主题投资,程序化交易都是流行一段时间。
       每个投资者能否坚持5-10年市场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

如海:
       几年前煤炭的市盈率也很低。而那时候也正好是那些公司的顶点。

酒肉和尚 回复 如海:
       你以为就看pe低啊。。。从来都是多维度衡量的。老是把价值投资者想那么简单,我真的发现做价值投资的反而相对理性些,因为他们基本都是逆向,如果内心不是经过仔细分析真的很确定股票的价值,是很难扛过市场情绪的不断侵袭和嘲弄的。

轻装前进:
       1.光看PE,PB投资有栽入市盈率陷阱的风险。但低PE,PB投资方法总体来说风险较低。
       2.也许这个角度是对的:综合市场空间,企业市值,产品持续迭代供应能力,消费者满意程度,员工满意程度这些因素着眼投资会更成功,PEPB高低20%程度上影响了买入和卖出。

南方的石头 回复 煤炭码头小兵一枚:
       美国金融危机前住房贷款质量最差的年度是2004-07年间发放的贷款,而这些年中非传统住房抵押贷款也一度占去了住房贷款市场总量三分之一以上的江山。非传统住房抵押贷款就包括了后来我们大家熟知的次级贷以及那些”收入自己填stated-income”型贷款(美国人后来戏称这种贷款为骗子贷款),这部分贷款利息可以不固定,贷款金额可以超出GSE所规定的扶持范围,LTV可以高于80%,贷款审核标准较宽松,因此坏账风险级大也不能被打包出售给GSE(房贷美,房利美)。当时放贷审核以及宽松到了那种只要你随意把收入填高就能轻送贷到的程度,而一部分投机者包括没买房的人也正是利用这种宽松而在房价不停上涨的那些年来赌房价会继续上涨。房贷公司以及这些RMBS债券投资者也由于认为抵押物(房屋)会永远上涨而且即使出现坏账抵押物也能被轻松变现抵损因而低估了这些债券的风险从而乐意的担当了为这些垃圾房贷融资的大任。这些过度乐观的思想最终造成了非传统贷款总量的攀升以及利用非传统住房抵押贷款投机房价的盛行。
       回到富国,当年富国实际上也有做非传统贷款,所幸的是这家银行做事情保守而且CEO也及时遇见到了行业内存在的房贷审批条件过度宽松等问题所以在悬崖前及时刹车,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非传统型住房贷款所占总业务量以及最终的损失。一个数据显示,富国2006年alt-A以及non-prime非传统住房抵押贷款仅占其住房贷款业务量的11%,而行业的平均值是34%。富国当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是后来被BofA收了的Countrywide的非传统业务占到了总房贷业务量的一半以上。当时的收缩确实也在初期导致了富国银行房贷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当大家都在击鼓传花的时候回避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哪怕一时间让自己显得落伍。
       除了上所说的即使刹车外,富国的房贷审核水平以及最终房贷坏账表现也向来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信用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除了跟审核严格度有关外,也一定程度上得赖于富国的高客户黏性以及产品交叉销售程度。打个比方,当一个客户除了有个活期账户工资在你家进的外,车贷也在你家办的,信用卡也开在了你家,那么他为了投机骗贷而跟你家办了一个高于自己承担能力的房贷的可能性就低了很多,更不用说这个人会在房价大跌资不抵债的时候轻易的把房子丢还给了你。
       所以说,富国是家敬业的银行,没做不该做的事情。今天富国的美国房贷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三分之一,虽然这个数字将随着下一波投机潮的开始而降低,但在2006年富国的市场占有率还只有13%。

恰好:
     我是投机者
     我看市盈率
     我在犯错误
     我行故我素
     小道消息说,价值投资者正在被绞杀!
     我是个非职业投机者,我学不会如何计算公司未来三五年的收益,我决定将楼主提到的这个投资界大错误一直犯下去,至死不渝。
     如果美巴加仓富国银行叫正确,因为他没有光看市盈率;中巴加仓苦逼银行叫错误,因为他们光看市盈率了。可是,中国的苦逼银行,业绩增长比富国
     牛逼得多啊。那苦逼的投资者,到底要看什么?
     声明,我不喜欢银行。在于银行是高杠杆,高风险,极难经营,跟市盈率市净率没有半毛钱关系,也跟眼睛应该盯着哪儿看没有半毛钱关系。大部分逆向投资策略研究,都会排除金融类公司——高致死率难以持续发财,和公用事业公司——超强管制难有巨幅盈利提升空间。

南方的石头 回复 恰好:
       非职业投资者不要紧,关键你要做自己懂得事情,否则小心成为炮灰。前期能力范围不大的可以从身边懂得东西开始入手,比方说,一个镇上,哪家餐馆生意好赚钱哪家餐馆生意冷清不知道么? 如果有人愿意出售给你,你多少钱愿意接手?你要不要看他一年能赚多少钱,有多少个客再考虑是否接手?你需要不需要知道镇上未来是会多开几家竞争对手还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快倒闭了?

行健江湖:
       赞同 管我财,低PB、低PE绝对是最正宗,最有效的价值投资方式。周期、时间,是投资的两个重要因素。
       1、所有的行业,公司都是有周期的。低PB、低PE正是基于周期,循环的哲学。
       2、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待,同一种投资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用十年或更长时间来分析成长股的平均收益,估计难以超越低PB、低PE的方式。
       成长股,大多是机构利用分析优势,或者消息优势,来忽悠散户的“伪价值投资”方式。话说得重一点,价值投资在中国正在成为某些机构,行骗或者忽悠的工具。
       当然,如同在中国不送礼无法活得好。不搞成长股,确实难以获得出众的成绩,这是社会扭曲,在A股的体现。虽不赞同成长股,要想活着,还得参与。听起来思想混乱,不得不这么做,上梁不正下梁弯。

states:
       “你必须先算出公司三五年后的预计利润水平”,一看这话就没兴趣了,又是一夸夸其谈之作。你这么不写成“你必须先算出公司三五年后的预计最高股价水平”呢,保证赚钱。

南方的石头 回复 states:
       这位吐槽者我还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你了 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东西叫index ETF对于看不懂财报不想做估值却又想做投资的适用哦。
       投资没有什么保证赚钱的东西,盈利的预测也不可能很准,但如果连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都无法弄清楚那又怎么知道这家公司值多少钱?也许看图看几个简单的数字谁都会,但读财务报表做预测这门可不是想学就会或者想一夜大富大贵的人愿意花时间琢磨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做价值做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states 回复 南方的石头:
       分析财务报表很简单啊,但跟预测差得远了去的吧。我熟悉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一般也要等一年过了一段时间后,对当年业绩才敢做个预测,而且这也要看行业和所有制的。你一个局外投资者,对业务再熟能有人家管理层熟?你能掌握第一手业务信息吗?
       我想说的是,做3-5年的财务预测根本就不是常人能力圈的范围,除非别有所图,否则别往这方面打主意了。

南方的石头 回复 states:
       你说的也不是没道理的,不过我感觉概念有点混饶了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做投资上的财务预测根本就不需要像考试那样一定要考一百分,但有些基本的东西你还是可以凭借历史经验以及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判断来预测出个大概。譬如,某公司今年销售了多少厕纸,明年销售了多少,这些东西再怎么预测十有八九不会相差太远,作价值分析,知道个大概就足够了。没人让你去设计导弹,如果投资是设计导弹那么我们大家都回家睡算了。
       另外对于没做过预测却觉得这东西没用的人说两句,财务预测还有一个很重要却常被大家忽视的作用就是进行期望值对比与公司业绩衡量。也就是说,你首先必须通过自己对企业以及行业发展的预期对未来业绩建立一个预期基准值,然后当未来实际业绩产生以后在不断对自己的原始期望值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评估公司业绩以及经营效率变迁的目的。

farmer2016 回复 states:
       投资当然是判断未来,历史数据是参考。判断未来主要是看准公司的生意属性。

states 回复 南方的石头:
       协助过一些上市公司做项目预测,也协调复核过不少评估师的收益法预测,我的观点是一般人做3-5年预测还是省了吧,上市公司和专业人士自己都知道是拍脑袋的,不过形式需要而已。
       另外如果认为预测有用的话,不妨直接去看卖方研究报告,一般都有1-3年业绩预测的,多看几家,找个市场一致预期,总比自己拍脑袋预测强吧(但既然是一致预期了,股价还有机会吗?)。如果你非要认为自己的预测比专业研究员强,我只能祝你好运了,因为你很需要它。

farmer2016 回复 states:
       预测公司的业绩当然是神仙做的事情。但是判断公司未来是不是做强做大,未来达到什么样的规模,还是可以的吧?投资我一直认为是判断未来,而不是历史,历史数据只能是参考。

南方的石头 回复 states:
       我可从来没说你的预测一定要比行业研究员的准才能在投资中获利,再说了,卖方报告不应该戴戴有色眼镜看么?你说预测没用我也没辙了,洗洗睡了

天外有天 回复 南方的石头:
       感觉作用不大。
       生意好的餐馆卖的贵,攒钱多的不但贵,可能还有大笔转让费。场是有效的,指的是市场已经包含了人类的预期和狂热。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赚钱:冷清的地方变狂热。

南方的石头 回复 天外有天:
       餐馆只是关于进行业绩预测与投资评估的例子。
       天兄谈的效率市场这个话题我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不过这里就不去跑题阐述了呵呵有机会我们再探讨。

过往云烟:
       Graham说的低pe、低pb投资是有不少前提条件的,只不过大部分人只记住了结论,而忘记了前提。而且graham对价值投资的定义也绝不是低pe、pb投资。很多都是伪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很难,难在价值几何

南方的石头 回复 过往云烟:
       是的,P/E估值这东西新人看来简单但越做越奥妙也越难。当然,对于业绩波幅不大的企业,静态P/E这类数值还是有一定使用价值的。
       另外,记得巴老投资有个10倍P/E法则,他无需要准确预测出企业长期的业绩,但只要他能确保这家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是会有可观的提升的,那么当他花10倍的P/E(也就是市场给予零增长预期的时候)买入时候就以及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了因为他免费买了企业的增长价值也就是所谓的franchise value。

英科睿资鹰:
       低市盈率投资需要确定两个问题。
       1、到底多低的市盈率为低?以银行股为例,市盈率从20几倍一直下降到现在5倍不到,这期间很多人也许在15倍、10倍…… 就买入了。
       2、公司能否保持业绩稳定?

南方的石头 回复 英科睿资鹰:
       确实很多人都希望能捞到底但显然没人知道市场市盈率在最坏的情况下最低能去到多低,买入与否与建仓节奏与现金量与机会成本相关。

天涯路:
       我们推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投资,是因为这种投资方法在大概率上并以较大赔率是可以获利的。投资追求的不是绝对和个例,而是追求大概率和大赔率。总看到有些人拿些个例来反驳低市盈率投资法,真没意思。

南方的石头 回复 天涯路:
       天涯,你还是再读读我的文章再说我再反驳低市盈率投资吧  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建立一个独立思考的市盈率估值框架,记住传统市盈率p/e定义里面的重要输入量也就是每股盈利e并非一个不变的值,有些甚至会是一个过时的数值!

天涯路 回复 南方的石头:
       低市盈率的局限性,我想雪球上所有低市盈率投资者应该都明白吧?除了那些刚刚进入股市的新人。

 


 

OnYourWay:
        准确来说是预期变化的方向。

喜欢老虎的兔子:
         申万风格指数早就已经证明,就长期来说,在各种不同组合中,低市盈率组合的投资收益是最高的。

唐王玄奘:
         说的不错。多数公司股价会在大趋势下水涨船高,再往后几年,只有少数公司被证明是脱颖而出者,多数被浪头掀翻躺下……
         这原本就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个人成长/公司发展/社会进步无不如此,所以没必要对泡沫惊恐,享受适度的泡沫,并且找到未来几年能脱颖而出的那个就是眼力。

何纯在南国:
         很有道理,不过拿自己的大部分身家去赌,做投机,晚上不容易睡的好。公司分析和行业分析很难,赌成长很容易失败。低估值高分红低PB的投资,心里比较踏实,哪怕涨幅低。小资金可以去玩那些概念。我也在考虑专门设个账户小笔资金只玩概念和投机,假如长期盈利不错再考虑加大资金投入。

白墨- 回复 何纯在南国:
        同意,预期没法掌握,跟赌差不多,只适合玩玩,如果能做到长期盈利,证明你是擅长把握市场心理的人,那就全部压上也未尝不可。

投高网Charli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cat. 市场上有价值投资者, 有趋势投资者, 只要能挣到钱, 而且能长期持久,那就牛!
        本人还是偏好低P/E, P/B 股. 有一本书对我有影响. 它就是 David Dreman 写的 The New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  这本书阐述了投资底P/E,P/B 股的煮多好处.

shmilygre:
         价值投资跟预期投资不矛盾。只不过预期围绕着价值晃动罢了。大家都看QE要减,美联储有自己的打算。

天驰:
        什么P预期,只不过是有坏消息时容易收集筹码而已。如果是炒股票,那可以是这样,不过要跑得快啊,不然会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买公司就不是这样,要平稳发展,今年亏损、明年大增的肯定是烂公司。

价值at风险:
        环保股很多都是bt模式的啊,包括最近很火的智慧城市概念,你可以看看现金流,要不是靠着上市募集的资金,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很高的,楼主你在自己打自己巴掌

蚌埠小蝈蝈 回复 价值at风险:
        呵呵,预期是重要,但也不能为了预付出太高的估值。其实好的周期股会上涨的,时间问题。。。

Tourist: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过去一年股市总结。未来一年会如何,谁知道呢?按过去一年来推未来一年,胜率很低。算了,还是抱着称重机理论,慢慢赚钱,安稳赚钱吧。
         抱着银行从08年到现在,赚的不多,领先股指不少。知足常乐吧。

永续经营研究:
         当你醒悟并总结完后,市场却换了一种运行方式了。市场往往是这样的!

gzspit:
         你永远不会知道市场下一波炒作热点在哪里。如果想抓,只有在低位做组合,哪里是低位?你又要重新回到对估值的认识了。

老翻番:
         恩,07年蓝筹股好高的估值,好棒的预期,去年底创业板好低的估值,好差的预期..

杀手9999 回复 老翻番:
         要和业绩对比。并且去年虽然比现在低,但大多数人的感觉依旧虽然跌了很多,但还是比主板高,没有价值。尤其是12年的鸥菲光大华什么的,任何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估值贵。所以楼主的逻辑没有错。高低要和同时间的其他对比。不能跨时间对比。

地球比太阳大:
        其实在熊市初期,这种方法是很难看的。因为都是轮着跌,最后跌的都是最强势。然后就左右都是买最高估的。10年,你这么做,总是买到神州泰岳这类。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才是最好的。

地球比太阳大:
        没有绝对的方法,现在是牛市中期而已,你这种方法已经人家早用了,牛市,就是所有都会涨,预期好的,肯定早都涨个透了。那些现在稍微有点好预期的,谁不是几倍涨幅了?

梦蝶:
        总是看到该买什么的帖子,可是买真的那么重要吗?在我看来,什么时候卖才是更重要的,在卖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市盈率的重要性了,你可以容易的判断低市盈率的股票什么时候高估了,可是你要怎么判断成长股要什么时候卖?50倍pe卖了,它继续涨,你会在60倍再买吗?成长股可能可以为你赚一些,但你确定自己能拿得住吗?就为了所谓的预期?

期货交易员:
         低市盈就是预期不好,这点我同意,好东西早就抢着买了,市盈肯定低不了。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预期也是在变化中的,与其与他人抢着买价高的东西,不如买众人都不看好的,只要不退市,一旦预期变好,就赚大发了。

叶锋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历史证明低PE绝对是一个价值陷阱

力学爸爸 回复 叶锋:
        你说的历史是多长,低的估值不一定是陷阱,关键是什么导致的低的估值。股票市场要不得绝对的结论,世界是多样化的。

叶锋 回复 力学爸爸:
        我说的是概率 大数上來讲同类型公司PE较高的公司长期表现好于低PE公司

天驰 回复 叶锋:
         不知你说的历史是多久,哪个股票的历史。我只知道真正的好股票可以拿10年,赚10倍。不知你躲开陷阱是否可以拿十年?

sunny11123 回复 叶锋:
        Pe越低越是陷阱,真的,pe为10是小陷阱,pe为5是中陷阱,pe为1以下那就一定是超级大陷阱了,真是的,别人为啥要送钱给我?难道他是活雷锋

石上三年 回复 叶锋:
        优秀的企业PE高、估值高是合情合理的,大部分时候是这样,极个别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时期导致市场恐慌(如08年雷曼破产后那段时期),优秀企业也会有极低的估值,不过这不是常态。大部分时间里优秀企业PE如果比垃圾企业还低,那就真没有天理了。

叶锋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个要动态的看 优秀的公司可能会变的不优秀 当然在沦为不优秀的时候 其PE也偷偷的变低。可以这么来讲优秀的公司一般PE较高 而PE低的公司大多比较垃圾 这也许就是市场的有效性决定的。
        投资的话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找标的 始终坚持选较高PE之公司 再精选标的;这可能比我们先挑选自认为优秀公司再等PE较低时投入。这两种方法 我认为始终坚持投高PE之公司长期效果会更好 贏的概率更大一些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回复 叶锋:
         我的赚钱史可不是这样的,格力一直很优秀,只不过A股不喜欢这种稳健的优秀,喜欢美的那种狼性、会计处理激进、收购100倍PE小天鹅等等垃圾行为的优秀,那时候我进入,现在格力和美的的净利润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
包括现在平安的估值低于其他保险股,我们可以在试验一下,最终的结果如何

叶锋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选PE较高的公司当然不是选最高的 这是完全不同的

overman 回复 叶锋:
         错了,PE的高低代表股票便宜还是贵,好股票,你说卖给你便宜好还是贵好?当然便宜好,烂股票,卖给你,你觉得便宜好还是贵好?当然还是便宜好。所以无论好股票还是坏股票,便宜总比贵好。
         愿意买贵的人的心态,跟冯小刚的电影大腕里的一句话差不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多出钞票当好货,归根结底,其原因,3个字,不识货。

天涯路 回复 叶锋:
        这是你拍脑袋想象中的结果,而不是事实。关于低市盈率、高市盈率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比较,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早就有长达几十年的实证。低市盈率股票的长期收益率远远高于高市盈率股票。

renjunjie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股票市场上一直都有逆向和同向投资、长线和短线投资、价值和非价值投资、集中和分散投资(价值型策略的实证数据大多取的是分散投资)……投资者需要先站队,再看低PE究竟是陷阱还是机会,否则就乱了,而且会越争越乱。

自由老木头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预期预期预期,其实预期与业绩的不一致才是更重要的,目前的低估值其实是预期更低,高估值是预期更高。那么一旦这个预期被证伪,预期就会朝另外方面前进,戴维斯双杀和双击就会到来。所以市场高预期的股票就是炸弹。

勇敢一点CPA 回复 自由老木头:
        涨了10倍以后,说是炸弹,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进卿 回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就是所谓的surviver bias,高市盈率的吸引力是建立在大量此类企业退出市场的基础之上的。

Yujia:
        可怕的逻辑,可怕的结论
        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一定还是选择低PE,高派现,实际回报在5%以上的企业,即使价格低迷,我依然满意;
        高预期,高走势的股票,永远不会是我的菜,这钱我不赚

tyman:
        把低市盈率的好企业坚持到底。不做无谓冒险。抵制诱惑。如银行保险等。
        不以暂时成败论英雄。
        虽然我没买中石化,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两三年后翻倍的概率极高。当然,不涨分红也合算。分红最好当然是银行。只要不倒闭,根本可以无视市场脸色。安心睡觉。五粮液也不错,7pe,19元买入,权当银行替代品。无视市场涨跌。安心睡觉,过两年回头收钱就好。东方不亮西方亮,好企业的组合,一定会远胜市场。低市率不能重仓一只股,也不能重仓一个行业。像裸奔的那位,太过自信,还高位融资,你以为你是神仙啊,肯定市场会买账?

惊羽 回复 tyman:
        你的说法简直笑话,你会相信国内那些银行,白酒,地产,煤炭股票也配叫蓝筹,也配算市盈率?不过权贵资本主义而已

tyman 回复 惊羽:
        人各有志。你玩你的创业板,你赚你的大钱。用不着笑话别人

邓小闲:
        股市里不同类型的投资人有很多,用的方法也千差万别,关键是要用对,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又能赚钱又能复制的方法,做投资还是要保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但不论用任何方法,赚钱的都是少数

2012龙在渊:
        长期看使股价上涨的动力:第一是业绩,第二是业绩,第三还是业绩。
        创业板的股票估值整体上很像00年的纳斯达克,很危险,也许有未来的“大牛”,可咱没那水平选出来。马后炮总是很容易,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巴神那么牛,也没找到谷歌、苹果、非死不可。还是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就好,你玩你的概念,我玩我的蓝筹,时间证明一切。没经过一个牛熊下来,讨论无意义!

耐力投资:
        PE,PB,PS这些概念都是相对估值参数。估值这个东西,一定要跟投资策略和基本面分析结合起来使用才有意义。比如,你是炒概念的,玩短线的,那这些估值参数就跟你毛关系都没有。…

呼吸与心跳:
         楼主说得好 我觉得市盈率,市净率这些数值都是过去式的数字,无法预测未来。

emtex:
        怎么衡量预期哪?pe就是预期。低说明预期低。高则相反。只有事实与预期不同,才有机会。那么,是好于低预期容易,还是高于高预期容易。

大连野兔:
         预期无法兑现就是泡沫……

楚材书店:
         赌预期长期看十个人九个输,真投资,长期看应该赢。而进入股市基本没有不长期的,除非被动出局

stanleyguo:
        如果现在看市盈率炒股,将永远错过像亚马逊这样成长、创新、领先性的公司…

天涯路 回复 stanleyguo:
         错过又如何呢?这就好比说,如果你不买彩票,你将错过500万的大奖,你不炒期货、外汇,将错过一夜暴富的机会。错过就错过了,又如何呢?有没有想象过为了不错过亚马逊、腾讯、谷歌,投资者将为此承担多大的风险?

stanleyguo:
         预期就是不确定,不确定就是经营风险,只有经营风险才可能赢得超额回报

无量神掌:
         预期其实不如周期,预期都是别人预的,周期可是实在的,想的太多不如想的非常简单,预期那也得看散户买不买帐,预期再好也不能涨上天啊,比亚迪难道能取代上汽?就是拉高骗散户,发现上当的人多继续骗,没人买帐庄就急了,表演没人看,能不急吗?
         还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赌博心理,我曾经也是赌徒。

用心-投资:
        市盈率低,代表安全边际高,但是也容易陷入价值陷阱。我们能做的是避开陷阱,寻找低估的公司。行业和公司好的公司。对于高市盈率的公司,我们要看,其业绩能否支持,预期是否好,腾讯市盈在高,它也能够出现新产品支持,所以,也能过于追高市盈率,苹果不也是破了么。

偉學士:
        市盈率是衡量估值的指标之一,亦是业绩和股价的应变量,业绩和股价才是自变量,市盈率低是因为股价低业绩高,市盈率高是因为股价高业绩低,若以市盈率来预测未来的股价则容易犯倒果为因的错误,因为市盈率并不能单独改变,它只是股价除以业绩的结果。“预期”更多影响的是投资者对公司的短期估值观感,不能因为市盈率高就尽往好的方面预期和考虑去解释高股价的合理性,市盈率低了就过于悲观地把低估的股价合理化和习惯化,一旦没有相对应的业绩对预期进行印证和支持,无论是过高或是过低的市盈率都是不容易长期维持的,股价长远还是应该跟随公司业绩而变动的,业绩的变动亦会修正投资者对估值的看法,所以股价和业绩的背离是不能无限扩大并长久维持的,股价、业绩、市盈率三者迟早是要协调统一并达至相对均衡状态,就算短期内发生失衡情况,长期来看市场参与者们还是会通过套利等市场机制使它们重回均衡。

上兵伐谋:
         格老一直在歇斯底里般强调高估值的危害:任何超过40倍PE的股票都是有风险的,无论它有多高的成长!

Dread和Greed:
         pe代表的是资产和股价的关系,但是盈利增长率才是根本,也就是版主说的预期,同时要给预期定义为盈利增长率的预期。这个预期,要和历史业绩与发展前景结合。也就是当下看数字,未来听故事。

傻散:
         这事欧奈尔早说过了,股价贵自然有它贵的道理,你不能指望买一辆BYD的钱能买到一辆BMW,不要觉得别人都是傻瓜自己最聪明

tyman 回复 tsukubalily:
         股市里没有新鲜事。对99%的人来说,超市盈率就是赌博。创业板就是赌博。所以,股市里7亏,2平,1赚。别看赌得风生水起,迟早完蛋。1%的相信自已找到是腾讯,你信你是那1%?
         好价格永远是真理。是不是好企业,同时你是否握得住,那是要水平的,而不是市盈率的错。摔倒不能怪路不平。

股海扁舟:
        去追踪风中飞舞的蝴蝶和枯叶吧,郁金香当年也是预期预期预期,明白的人知道是朵花,不明白的人还是预期预期预期。

岁月的脚注:
        楼主典型的归纳法思维,目光短浅。

天涯路:
        死读书,读死书

四歌:
        拿已经涨上去,和已经跌下来的说事,毫无意义。
        事前预判和事后总结,两个概念。与其说市场是选择性失明,倒不如说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对各种股票的喜好不一样。96,97年炒业绩,98,99年炒重组,00,01年炒题材。从06年开始,又是一个轮回。今天的种种不利因素,将来就有可能换化成推动股价上涨的有利因素,反之也一样。

Y-Buffett:
       周期股在市盈率很低的时候卖出,在市盈率很高或亏损,面临破产时候买入。
       短期看使股价上涨的动力:第一是预期,第二是预期,第三还是预期。
       长期看使股价上涨的动力:第一是业绩,第二是业绩,第三还是业绩。

汉尼拔:
       单说低PE,就有多种情况:
        1、不同行业的PE之间的高低
        2、同一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PE高低(成长周期各不相同,小气候)
        3、同一公司不同时间的PE高低
        PE与预期有些关系,但不是如作者那样以为预测别人想的,提前一步,你在猜别人,别人也在猜你,分得清自己还是别人么?
        不管是高PE还是低PE,你主观想的与实际发生是一个互动调整过程,关于一点,西格尔说的比较清楚。
        P是动态的,E是动态的,任何静态任一方,都是有问题的。

汉尼拔 回复 叶锋:
        恰恰相反,我到是认为“先挑选自认为优秀公司再等PE较低时投入”长期效果会更好
        证明一个已经优秀的比证明一个将要优秀的难度小一些

给力宝爹:
         非常赞同,延伸下:只有预期而预期无法被后续经营验证的,就注定只是个讲故事的过江龙,怎么上去怎么下来;而真正的长牛股是向好预期不断被实体经营验证,甚至不断有超预期表现的那些。

米滴:
        第一,预期往往是错的,要不就没有产能过剩的行业,
        第二,股价和公司所处行业天花板,份额趋势和公司治理水平战略眼光关系比较大,
        第三,低估值和股价趋势无关,不代表会涨也不代表会跌,股价相对估值做的是布朗运动,
        第四,预期破灭高值估股跌幅大

overman:
         预期是最弱的东西,吹弹即破。
        本人由强到弱排列出股市的几种力量:
        1,未使用竞争力,积德成就百年企业
        2,竞争力,护城河决定长期复利高增长
        3,估值,决定回报久期,低估值股票就有正向预期敏感性,即给点阳光它就灿烂,而对负面预期的迟钝性,即死猪不怕开水烫。
        4,市场预期,预期背离估值,必将出现爆破式修复。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问题是好东西人家愿意便宜卖吗,别人也不是傻子,便宜卖给你的时候说不定恰恰就是垃圾货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价格是现象,价值是本质,本质最终决定现象,而现象不能决定本质。便宜没好货的说法是明显犯了现象决定本质的哲学错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三个字,不识货。因为不识货,所以希望通过股票的贵贱来判断股票质地的好与坏,希望通过卖家出价的高低来帮买家识货,简直是与虎谋皮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但是也有另一面,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问题是你不比别人聪明,你以为贵了,也许真的就不贵。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有一点,可以肯定,投资这件事上聪明人亏钱不占少数,鄙人虽然愚钝,但也知道做生意不识货是肯定不行的,鄙人虽然不聪明,但也许比那些不识货,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人要聪明点,要不然,一个10元的股票,你觉得不值得买,要变得值得买太容易了,您直接打个20元的价格买入,这个股票立马就变成贵有贵的道理了。
        那些股票如果涨了这么多还是不贵的话,那么涨之前岂不更便宜,涨之前更便宜为何君没一买入一股呢?涨之前,这些股票市场是怎么评论的?有没有人说能几个月翻番好几倍?几个月前不值得买,几个月后贵了10倍反而值得买不贵了,什么道理?难道几个月时间公司贩毒了?这个聪明人的投资论坛,有时有些人还是挺逗的。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这个讨论上我们有点地方没有讲对地方,我也不喜欢涨的很高很贵的股票,那种股票肯定不合适,我说的是另一种,一开始就很贵,起点就高,没有仔细去核实,好像贵州茅台就没低过20倍,如果从一开始就等20倍以下,那你是等不到的,还有承德露露,好像就没有低过24倍。
         我的重心其实是讲市盈率的高低不是衡量股票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要艺术化的看待,一味追求低市盈率其实不妥当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我们偶尔用比较贵的价钱买到一个凤毛麟角的优质股,结果赚钱了,这是特例,跟买得贵无关,主要和股票品质有关,在此基础上买得便宜更好。
         本人的意思是,去掉这种最好以及最差的股票的特例,一般情况下,买便宜的比买贵的容易赚钱,而且便宜和贵,很容易识别。如果是长牛股,短期的pe高低就意义不大了,但长牛股是特例,极少(少于1%),而且买到也不排除运气原因,如果但斌买到腾讯不是运气因素,而是非常确定的,为何当初他不是满仓腾讯呢?那现在他的基金业绩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所以老是能重仓买到长牛股,那是大师,不是一般人,是艺术,已经超出科学范畴了,一般人买到都是分散投资中正巧买到,然后大肆吹嘘,但斌显然属于这种。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你这个说的也有点道理,但就我个人的经验,低PE未必是好股,你会发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觉得便宜的,他就是永远不涨,甚至还下跌。你觉得贵的,他涨个不停。就和银行一样,10倍感觉已经够便宜了,谁能想到会到3倍,5倍。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其他判断依据,以PE的高低来做买入卖出标准,低PE未必比高PE好,结局可能都一样,当然如果你不在乎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死扛,低的比高的总是会更有机会回来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银行未来能涨10倍,现在涨的疯的股票未来会腰斩,炒股炒未来。
       创业板之类的不是不能卖,但必须泡沫破灭时买,如10年前纳斯达克的网易搜狐,跌破每股净现金,至于何时跌破,需要耐心等。
       空仓创业板要和重仓银行中的龙头股一样有耐心。
       至于重仓银行的时间成本,其实每年白花4-6%的分红收益也挺舒服,况且这个分红还能保持15%左右的增长。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根本不依赖股价上涨,真正的好股票必须股价不涨的情况下7-8年之内现金收回投资成本。其实银行股龙头也涨了不少了,有30%吧,加上股息也不少了,君觉得少,可能是君太贪心,或者投入的本钱太少,本人觉得吧,安分守己,平安是福,对吧?
       投资的本质不是打工赚钱,不是一天到晚yy伤脑筋,投资是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很有意思的回答,有点感觉你是资金雄厚者,应该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味道,对银行的论断我认可,那是否可带出穷人不该入股市?因为花的时间成本和收获不成正比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君应该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股市根本不是个钱多就说了算的地方,我根本没有说自己资金雄厚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君没有把自己大部分身家投入到股市,所以做决策时没有把稳健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君或许有丰厚的工资收入,所以君没有把股票的当期收益放在一个比较重的位置。如果君的生活支出都有赖于手里的股票,就不会轻易去重仓一个据说未来会很好而当期分红很少的股票,因为一旦股价上套牢,就意味着遥遥无期的没钱买盒饭的日子。
       参与股市意义,跟钱多钱少无关,而只跟投资者的态度有关。哪怕你只有10万块钱,你也要以投资10亿的态度严肃对待,那就有意义。一定要把投资想成事关气节的事情,不要做碎节操的操作(比如高买低卖)。总之,无论钱多钱少,一定要做一个严肃的有节操的投资人,你花10年时间把10万元变成100万,年复合收益率也就26%不到,应该还是可能的,比如你现在5倍市盈率买一个银行龙头股10万元,股息5%,并以26%增速增长,10年后增速降低为10%,分红比例提高一倍,你原来的10万元已经成了一笔每年分红10万,并以10%速度增长的资产,相当于你拥有一个不吃不喝为你赚钱的奴隶。而你要做的只是一开始的深思熟虑的英明决定,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另外,或许这笔投资本身收益算不了什么,但你这次深思熟虑的严肃的投资经历或许至少值1000万,因为您已经被证明是一位有眼光的严肃的投资者,而一名合格的严肃的职业投资者是无价的,简直就是印钞机,只是真正合格的投资者很少而已。
       对于一位把股票投资当作事业的职业投资者来说,职业生涯里少一些节操碎一地的经历,远比那些惊心动魄的赚快钱经历要有意义得多。当然,鄙人也做了很多没节操的决策,目前还只能算一名不合格的职业投资者。说这么多,无他,只是有缘,与君共勉

铁马秋风 回复 overman:
       这段回答很好,的确很专业,但是让我看到了职业投资者的困境,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要好的朋友的老爸就是一个职业投资者,当时感觉丫太幸福了,9点去上班,三点半就回来,一年到头到处旅游,我羡慕的不得了,想要拜师,人家不教,就说了一句话,做职业投资者一要有充足的资金,二要有十年的磨练。雪球有个叫神马慢慢的老人写过一个很有争议的帖子,说是年轻人不该做股票,仔细回想还真有点困惑:以十万为例,以现在的消费水平,不加杠杆,不做题材股,事实上是入不敷出的。是否代表做职业投资者还是要有相当的起始资金,或者是靠替别人做股票为生。我仔细看了巴菲特的投资历程,貌似他的财富并非单纯来自现在雪球最喜欢谈论的价值投资,而是加了杠杆的,他之所以成功,再保险公司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overman 回复 铁马秋风:
       资本具有逐利性,资本总是追着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人跑。具备长期稳健持续盈利能力的投资者总是稀缺的,短期股神总是一抓一大把,但根本没有可持续性。关键看你如何向资本证明你是前者。另外,职业更重要的是态度上的,大部分股民成不了职业投资者,主要还是一开始的态度就业余并且无节操。
       资本不光追求增值,更规避风险,就如同女人注重物质享受,但更看重是否有安全感,能否给予资本安全感,是职业和业余的重要差别

一个人的朝圣之路 回复 overman:
       兄与 铁马秋风 的探讨十分有意义,正中了近几年多数投资人疑惑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当然更主要的是市场表现也正如此文讲的那样,预期正在主导着市场,长期看顽固不化的格雷厄姆式投资人正在付出沉重的机会成本,便宜货在善于洞察预期的投资人眼中看做站在未来看当下估值显然是便宜的,可怎么给这个空洞的预期下注甚至重注,实在太难了,正如兄提到的但但投的腾讯,我也相信类似长牛仓位上的头寸确实要打上**的问号,对此的坚持怕是只有远离市场回归企业基本面以及平静的内心,才可以规避绝对值上的低市盈率,高市盈率陷阱吧。

overman 回复 一个人的朝圣之路:
       投资如果不识货,不看企业基本面,就是赌博,即使投资成了赌博,也有颠扑不破的赌博原则存在,也就是跟着少数人和少数筹码下注。
       那些跟风,从众的所谓股票投资者,其实连合格的赌徒都算不上,更不用说合格的投资者了。

萝卜成精 回复 铁马秋风:
       我很喜欢你的评论,我也是年轻人,但是我觉得年轻人也是适合投资的,因为投资本身就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当然,我很反对耗费大量经历去预判股价的行为,年轻人应该吧时间放在专业上,努力工作,享受成长。

铁马秋风 回复 萝卜成精:
       问题在于一个如此复杂的投资市场,你不研究,你怎么保证你的投资收益是正的,我身边80%的上班族号称投资,基本上都是给那些专业投资者送钱的,能盈利的几乎没有。当然如果你买货币基金什么的不算。

萝卜成精 回复 铁马秋风:
       我是做正回购+可转债套作投资的,反正坚持面值以下买入持有,每天花十秒钟还一下钱,到了强制赎回就卖了,收益还不错然后也不占用什么时间的~话说,先生觉得去读个fmba投资一下自己有用咩?

铁马秋风 回复 萝卜成精:
       你这个投资比较靠谱,比做股票好,你那个什么可转债套利是怎么做的,能教教我吗?至于你那个fmba,我真没资格评论,惭愧的说,我就一专科生,不过学比不学好,我现在还想去学英语呢,不是为了找工作用,是为了什么时候可以自己背包旅游。

萝卜成精 回复 铁马秋风:
       有时候我觉得只要找到一项有甜头然后可复制的事情反复做就可以了,可转债投资先生可以去亚马逊买本安老师写的《可转债投资魔法书》,这本书比较口语化但是道理还就是那么一回事呢。至于正回购,其实就是买入204001借钱,利率很低的~与君共勉,希望我们以后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喔~

top_gun888:
       为什么这么简单滴问题总要争来争去?
       PE=PRICE/EARNING,其实质含义就是股票相对价格的比较,低PE的含义就是相对便宜,这点是毫无异议滴,这就是用PE比较不同股票的意义。当然PE不是一切,如果有足够高的业绩成长性,那么PE高一点也是可以接受滴。
       作为整体市场的PE,其PE的高低是直接判断整体市场牛熊的标准,在很低PE下介入获得的是绝对的安全,是必然的未来获利!这是不容否定的、是历史规律一再揭示的股市定则。

双龙旋盘:
       确实如此,股市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然后形成一个个热点,这个时候本质就是“业绩透支”,换句话说就是炒作预期!因为成为现实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而未来却有很大的想象力和不确定性,而股市炒作的就是未来的想象力和不确定性!都像茅台那样,每年都分红,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很难暴涨暴跌!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巴菲特的三句话

    如果把巴菲特1957年至2012年共50多封致股东的信和其他演讲、答问、文章读薄,那么三句话就足以让人享用一生。   第一句话是:“如果你不能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你就一分钟也...

    巴菲特的三句话
  • 董宝珍:投资的本质是人性博弈

    ▏董宝珍:投资就是发现真正的价值     董宝珍:巴菲特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开出了三个条件,它是心理稳定、情绪稳定、理解人性,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有了解。压根没...

    董宝珍:投资的本质是人性博弈
  • 估的什么值?(兼估值讨论)

    估的什么值?(兼估值讨论)   作者:@不明真相的群众   我们经常说估值是很重要的。但怎么估值呢?比如我们会这样说: 我认为这个公司值30亿。 我们认为10倍市盈率...

    估的什么值?(兼估值讨论)
  • 冯柳:市场的可知与不可知 2014-06-15

    上月末接受了一个电话采访昨晚刊发出来的,其中对市场的看法部分可以对我上篇文章进行补充认识,就把对话部分贴到这里好了。   赣江汇:您虽然未在专业投资机构工作过,但...

    冯柳:市场的可知与不可知 2014-06-15
  • Morph君的投资思想(二)

    (2013-04-11 10:37:13) 中国的机床让人伤心,数控机床比的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我国如果能有东软类似的公司就好了,CT都起来了,数控机床还是起...

    Morph君的投资思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