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商业思想
一、经济特许权
在巴菲特看来,商业世界所有的企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一类是普通的商业企业。前者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而后者大多是不值得投资的。何谓经济特许权呢?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理解:(1)被人需要或渴望;(2)价格自由;(3)不可替代(有时是心智层面的)。具有这三个根本特点的企业就是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
二、护城河
巴菲特致股东信中以及他的有关演讲谈话中,曾多次指出护城河的重要性:“考察企业的持久性,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一看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喜欢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持久性生存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鳄鱼。”“由于某些特定的行为而导致企业的长期竞争地位得到改善时,我们称之为加宽护城河。这些行为对企业想要打造10年甚至20年的成功至关重要。当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冲突时,加宽护城河应当优先考虑。”《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结合案例进行了的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构成了护城河的主要要素,如强大的品牌、低成本、规模优势、网络效应、转换成本等。
三、看重股东回报
巴菲特看来,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一个更加合适衡量管理层取得的经济业绩如何的指标。他给伯克希尔公司制定的长期业绩衡量目标管理也是净资产收益率,如在15%以上。
他认为,对企业经营业绩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在没有不合理的财务杠杆和会计操纵下取得的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让我们预估企业把盈余再投资的成效。例如净资产收费率在20%的企业,不但可以提供高于一般股票或者债券一倍的收益,也可以经由再投资,让我们有机会得到源源不断的20%的报酬。
四、受限制性盈余
受限制性盈余的思想是格雷厄姆提出的,费雪也曾有论及,而巴菲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非所有的盈余都会产生同样的成果,通货澎胀往往使得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账面盈余变成人为的假象。这种受限制的盈余往往无法被当做真正的股利来发放,它们必须被企业保留下来用于设备再投资以维持原有的经济实力。如果硬要勉强发放,将会消弱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有能力:(1)维持原有的销售数量。(2)维持其长期的竞争优势。(3)维持其原有的财务实力。所以,无论企业的股利发放比率如何保守,长此以往必将会被市场淘汰,除非你能再注入更多的资金。由此得出:(1)会计利润并不一定就是股东能够自由亨用的利润。(2)由于受限制性盈余的存在,企业对利润的再投资不一定都能增加企业价值。(3)这种现象在通胀时期尤其如此,通胀越严重,情况越糟糕。(以上转引自《奥马哈之雾》)
五、自由现金流
1980年巴菲特在信中说:“对于购并的对象,我们偏爱那些‘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对于高通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它们必须将所赚得的每一块钱再投入才能维持其原有的生产力,就算这些公司账面的数字再好看,除非看到白花花的现金,我们仍对之保持警戒。”巴菲特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要分析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是否持续充沛。上市公司就好比树林,自由现金流就好比树林里的小鸟。只有自由现金流才是真真实实的拥有的东西,所谓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不能总是玩画大饼的游戏)。自由现金流充沛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伟大的企业必须现金流充沛。这是巴菲特经常重复的一个商业思想。在巴菲特眼里真正值得投资的好企业就是这样: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企业自身就可产生充沛的现金流,不用靠投资者后续投入,也不用靠企业负债经营,就可以实现稳定发展,甚至推动经营业绩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六、资金再分配
纵观巴菲特的投资,巴菲特才是资金管理和分配的大师,他自己也说他自己擅长的是资金分配,而且他说,他发现许多公司的CEO擅长经营却不善于资金分配。在巴菲特看来,如果把盈余再投资能够取得较高水平的投资报酬(即他著名的1美元原则),自然最聪明的选择是用于再投资,以进一步推升企业的内在价值,伯克希尔本身就是一个典范,历史就一次很少的分红;如果是后者,最好的资金分配方式就是将利润返还给股东,一是提高分红;二是回购股票。特别是回购股票是巴菲特非常赞同的方式,就像他说服华盛顿邮报的凯瑟林回购股票的典型范例一样。但是巴菲特指出,很多公司最喜欢的方式是选择并购,投资于其他公司,但是在他看来,这种并购交易很多并不成功(当然也有少数成功的案例,巴菲特也有过论述),往往是经营层一方面说着要吸取上一次挫败的教训,结果马上又寻找下一次失败的机会。
七、公司治理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一书开篇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巴菲特公司治理的重要思想。巴菲特的公司虽然形式上是法人组织,但其经营理念却是合伙制的。巴菲特说:“查理和我希望你们不要认为自己仅仅是拥有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化的凭证,而且一旦发生某种经济或政治事件就会使你紧张不安,它就是出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们希望你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家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愿意做无限期投资,就像你与家族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者一套公寓那样。在我们这里,我们没有把伯克希尔的股东看成是过往人群中不知姓名的成员,而是把他们看作为了在身后留下些什么而将他们的资金托付予我们、共同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这就是巴菲特对股东的态度!
历史的今天:
- 2018 : 四个周期(0)
-
价值投资者必看的经典对话
回顾2010年9月29日,巴菲特、芒格、比尔盖茨与陈伟鸿、王传福、但斌、刘建位等嘉宾进行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近距离交流。作为价值投资者的拥趸,视频观赏巴菲特、芒格和比尔·盖...
-
从底层逻辑看巴菲特核心重仓股的共同特征
巴菲特重仓股的共同特性应该就是巴菲特选股的思路、原则和条件,以下巴菲特核心重仓股的共同特征: 第一、产品需求永无止尽的快速消费品公司 行业内已经认识到巴菲特几十...
-
巴菲特:选股十二定律
1.企业定律: (1)企业必须简单且易于了解。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自己所做投资的了解成正比,只有全面了解一家企业,投资者才能有的放矢,巴菲特在他几十年...
-
巴菲特的三句话
如果把巴菲特1957年至2012年共50多封致股东的信和其他演讲、答问、文章读薄,那么三句话就足以让人享用一生。 第一句话是:“如果你不能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你就一分钟也...
-
陈理:读《巴菲特的护城河》
《股市真规则》的作者、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负责人帕特•多尔西的新作《巴菲特的护城河》,是第一本详解巴菲特“护城河”理论的专著。书中关于真假护城河、护城...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