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马克斯:漫谈如何寻找投资机会

1. 在投资行业,没有哪类资产或哪个领域,本身就能持续带来高回报。
没有哪类资产,就是因为这类资产本身,就能赚钱。以房地产为例。人们说:“买房好啊,可以防通胀。”还说“买房好啊,因为房子越来越少。”但是,时机错了,买房照样赚不着钱。

 

2. 重要的不是投资什么,而是什么时候投,价格是多少。
一个投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例如,选出了好公司,保证不了一定能赚钱,例如,1974 年“漂亮五十”中的施乐、雅芳、默克等公司。
任何一项投资都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具体要看投资的时机和买入的价格。有句话说得精辟,“只要价格合适,什么债券都是 AAA。”
没什么证券好到多少钱都不贵,也没什么证券坏到多少钱都不便宜。

 

3. 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学科不是会计、也不是经济学,而是心理学。
关键是现在看好这个投资的是谁,不看好这个投资的是谁。一个东西将来的价格变化,取决于将来喜欢这个东西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
投资是一场追逐流行的竞赛,最危险的是在一个东西最流行的时候买入。这时候,所有有利的事实和观点都反映到了价格里,该买的人都买了。
最安全、最赚钱的方法是在没人看好时买入。假以时日,这个东西的流行度和价格只能朝一个方向变化:上升。
要关注人们在开会讨论哪些资产类别,有多少人参加。要是会议座无虚席,这就是危险的信号。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最好参与只有一两个买家的竞拍,而不是和成百上千人争抢。
你最好在一个东西被发现之前或在萧条发生之后买入。

 

4. 关键是最好做一个逆向投资者。
“一笔投资,谁都知道是低估。”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既然所有人都知道低估了,为什么他们没买入,没把价格抬高?要是所有人都买了,价格怎么可能还低?
Yogi Berra 说过:“那家饭店没人去了,因为太挤了。”在投资上有一句同样自相矛盾的话:“所有人都喜欢这只证券,因为它很便宜 ”。

 

5. 投别人不投的注。
在足彩中,所有人都看好一只球队,都希望押这只球队取胜,让分就会让得很多。押注另一只球队——押不被看好的球队。
同样,要是所有人都对垃圾债券避之唯恐不及,你的机会可能就来了。你买入的收益率,不但可能足以弥补实际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可能成为表现最好的固收品种。1990 年下半年就是这样。
关键是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众人都看好,卖出;众人都看淡,买入。

 

6.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别人越是不小心谨慎,我们自己越要小心谨慎。”当别人害怕时,你不必害怕;当别人不害怕时,你一定要害怕。
人们常说市场的运行被恐惧和贪婪左右。我觉得,在任何时候,市场要么被贪婪左右,要么被恐惧左右。
进入 1991 年,所有人都被高收益债券吓傻了,只有质量最上乘的债券能发行出去。当时买入的人根本不必进行信用分析,市场已经帮他们做了。由于参与者的整体恐惧,市场采取了严格的标准。当投资者不害怕时,他们什么都敢买。这时候,作为理智的投资者,工作量就要大多了。

 

7. 格雷欣法则 (Gresham’s Law) 认为“劣币驱逐良币”。纸币出现,金币消失。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投资领域:劣等投资者驱逐优秀投资者。
当毫无顾忌的投资者出现时,他们什么都敢买。承销标准下降,要求严格的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很难找到收益和风险平衡的机会,他们只能靠边站。

 

 

作者:泰杉投资
链接:https://xueqiu.com/1319955334/12599265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人开悟后是什么样子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开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依然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样,表面上汹涌澎湃,变化万端,但里面却是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   开...

    人开悟后是什么样子
  • 黄燕铭:风在何处?风在众人的心里!

    风在何处?风在众人心里!如何盯住风口?关键是要盯住DDM模型中主要指标的边际变动!   2014年11月26日上午,在以“四百反弹终成真,改革牛市正向前”为主题的《国泰君安证券...

    黄燕铭:风在何处?风在众人的心里!
  • 价值投资中的人生感悟!

    我一直认为,投资如人生,人生也如投资,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最简单的一点,看待市场的方式有时就像看待人生的方式。我以前说过,市场就是面镜子,你看到什么你就会得...

    价值投资中的人生感悟!
  • 投资哲学:投资的最高智慧

    摘要:有一套核心哲学是长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坚守你的立场或交易计划。你必须彻底理解、坚决信奉并完全忠实于你的交易哲学。  ...

    投资哲学:投资的最高智慧
  • 知“道”与得“道”

    长江川流不息 知道与得道:很多人都知“道”,很少人得“道”。 想的、说的与做的:很多人想的是A,说的是B,做的是C。现实中很多人知“道”,极少人得“道”,我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少,得...

    知“道”与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