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投资理念大于一切

来自李首伯的雪球专栏 发布于2020-04-21 16:59

 

很多投资者都把赚钱的希望放在牛市上,但即使牛市来了,最终也没几个能赚钱的,这都是为什么?

 

首先,因为这部分人太过关注股票价格变动,每天坐在电脑前盯盘,看着价格变动,股价变动扰乱了自己的投资情绪。其次,过多的时间放在股价变动上,而没有花时间了解公司,心理没底,最终因为别的股票上涨自己的股票没涨而失去耐心把手中未来可以赚大钱的好股票卖出买进那些已经上涨存在很大风险的股票。

 

学习股市需要学的是正确的投资理念,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方式方法,很多市面上的投资书籍或者网络上的技术教学大多都是马后炮,可以说就是看图说话(幼儿园的教科书),只要稍微懂一点的人看着以往走势图都能说的有理有据,但投资赚的是未来,并不是赚过去的钱。

 

投资理念在于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寻找机会,如何从交谈,生活中发现机会,真正的投资不可能没有风险,但做好前期的准备是可以尽可能规避已知风险的,而那些未知的风险需要在投资前做好安全边际,只要做好安全边际就算意外发生了,也不会造成过多的损失。

 

我们知道,银行存款、国债或是储蓄型保险等产品都会被认为是无风险的资产配置。因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未来任何时段或某个约定的特定时段,我们收回的资金会 大于我们的本金。只要我们能够确定现在的一项投资将来回收时不会发生本金减少都可以 认为是无风险的。这里银行存款无疑是确定性最高的,且无任何前提条件(不考虑银行倒 闭且资不抵债等极特殊情况),而债券投资或购买保险的无风险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比如 上市交易的国债在持有过程中由于利率变化,债券的账面价值可能低于本金,但如果你持 有至到期,依然是无风险的。储蓄型或养老型保险在合同的前几年退保,也可能发生本金 亏损,但同样如果不在中途退保,按约定的方式完成保险合同,也是无风险的。这些投资 的无风险都要满足一个特定条件,即一定的时间周期。在这个基础上,回收资本大于本金 是十分确定的。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投资能做到无风险吗?首先,像银行存款一样无任何条件的无风险是做不到的,在股市中,一笔投资下去,没有人能做到随时收回的投资一定大于本金,并且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性,可能会使变现资金与本金相差很远。这也是一般人认为股票投资是高风险投资的重要原因。但我们认为像债券或保险投资一样,满足一定的条件,股票投资一样是可以做到无风险的。从收回资产大于初始投资的无风险定义,股票投资的风险来自于短期的不确定性,我们要使股票投资做到无风险就要做到回收资金要超过我们的本金,股票投资能有这个确定性吗?

 

股票本质和股市的规律特点都是有很大的确定性的。首先,股票投资中得到的回收资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卖出股票时的变现资金和持有股票过程中收到的股息分红。股息收入虽然长期来讲也是非常可观的,很多成长型企业在若干年后每年分配的股息甚至会超过当初的投入资金,但由于股息回收周期较长,我们这里单讲第一项来自股价变化的确定性因素。从短期讲,股价的变化受影响的因素非常多,毫无确定性可言,也就是说你今天买入股票,下一周或下一个月甚至下一年,股价会变成多少是没有人知道的。但把周期放长,股价的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且确定性很高,这就是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所说的,企业的价值最终决定股票的价格,短期内股价可能离企业价值很远,但最终会回归企业的 价值。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简化格老的理论,把股价的变化理解为由估值变化和企业 利润的变化决定的,且无论几百年的世界股票史还是 19 年的国内股票史这两个因素长期起 着作用。即,股价的上涨要么来自估值从低到高,要么来自企业价值(可简单理解为企业 利润)成长我们能否使股票投资变得无风险,就是能否把握估值变化的确定性和企业利 润成长的确定性。 

 

市场总是牛熊交替,股票估值就像钟摆一样,一次次从低估走向高估,又从高估走向 低估。如果你在低估区间买入股票(比如 10 倍 PE),高估区间(比如 30 倍 PE)卖出股票, 即使企业的利润没有变化,收回的资金将是你本金的 3 倍,即盈利 2 倍,而 10 倍到 30 倍 市盈率的估值变化在一个牛熊周期中是普遍的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牛熊周期的时间, 一般要在两三年以上,也可能是三五年甚至更长,因此我们一直强调投资股市的资产最好 是三五年不用的资产,只要资金满足时间条件,在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内,要使回收资本 大于本金确定性是相当强的。正如我们开始说过的除银行存款没有时间条件外,债券、保 险等无风险投资也都是有时间条件的,一份期缴保单如果你在三年内退保,同样会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而对于股票投资成倍收益的确定性,三五年的资金时间周期条件并不苛刻。

 

在上面估值变化收益中还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企业利润没有变化,因此我们还 要把握股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的确定性,就是企业利润的确定性。就像上面例子中假设一 个牛熊周期中,一只股票估值提高了 3 倍,但企业利润如果下降了 3 倍,依然颗粒无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握企业成长的确定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离开企业利润的确定性,估值的高低变化,对回收资金的确定性意义就小多了,并且缺乏成长性的企业即使在牛市中往往估值也会低于成长型企业。

 

对于股票投资我们能把握和需要把握的因素,总结起来无非是三点:一是我们的投资资金是否能跨越一个牛熊周期;第二,我们买入的股票是否低估;第三,在这个投资周期内,企业价值能否成长。只要我们把握这三点的确定性,我们的股票投资不仅没有任何风险,还会收益颇丰。因为估值变化和利润成长是乘积关系,在一个投资周期内,估值上升3 倍,利润上升 1 倍,投资收益将是 7 倍(4×2-1=7),如果你能确定上述两点,你就锁定了 7 倍收益。对于中国股票历史而言,A 股市场整体估值变化大多在 15 倍 PE 到 60 倍之间, 变化区间为 4 倍,中国的优秀上市企业三五年利润成长 2 倍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 的投资目标虽然不会是具体到每年百分之几十,但三五年 5 到 10 倍回报依然是可以实现的, 即使未来市场不再给予企业过去那么高的估值,低估区间买入的股票回升到合理估值区间, 再加上企业利润相对确定性的增长,依然能满足我们最低投资回报要求。回顾 2008 年 9 月 以来我们港股和 A 股投资,无论港股购买的小肥羊等消费股还是 A 股重仓的金融股,都符 合了我们审慎评估下的低估和成长两个条件,从买入那一刻起我们认为未来几倍收益已经 相对锁定。在毫无风险地锁定了几倍收益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计较买入后下一周或下一 月的股价账面变化呢?

 

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从 100 点起步至今上涨 28 倍,深证成指 1000 点起步至今上涨 10 倍, 而多年参与其中的普通股民反而大多数在亏钱。究其原因不是股市本身风险高,而是投资 者在股市中没有做正确的事,没有充分把握股票投资中确定性的因素,就像买保险者非要 一年就退保,焉有不亏之理。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只有做好前期保护工作,才有可能在未来赚取更多的收益,最终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就是公司内在价值,只要基本面不恶化,短期的账面亏损根本算不上亏损。

 

很多人投资失败的原因是为了一颗大树放弃整片森林,换成股票来说就是为了短期的微薄收益放弃未来的长期收益。

 

 

作者:李首伯
链接:https://xueqiu.com/1156952266/147427296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历史的今天:

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