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腾腾爸:估值误区与人性误区
引言:证券投资中的误区有很多,相信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部分小伙伴在投资生涯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让自己在投资的过程中吃过很多亏,这些误区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估值误区和人性误区,所以今天着重聊聊这两方面。
一、估值的误区
两种情况:
(1)一只股票,PE60倍,看着怪高吧,可能没事——第一年净利增长100%,PE马上下降到30倍。第二年净利再增长100%,PE马上下降到15倍。这样的速度再维持一年,PE马上又会下降到7.5倍。
所以光看PE炒股,这是不对的。
(2)一只股票,PE7.5倍,看着怪低吧,可能问题不少——第一年净利减少50%,PE马上上升到15倍。第二年净利再减少50%,PE马上上升到30倍。这样的状况再维持一年,PE马上又会上升到60倍。
所以光看PE炒股,这是不对的。
这就是著名的估值陷阱,也可以称之为估值误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1、投资股票,光看眼前的估值是不对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深研企业——企业好才是真的好,企业有未来股票才有未来;
2、PE、PB值作为衡量大盘的指标,通常无往而不胜,衡量个股,通常要小心。
这两点,我们以前经常谈论。这里再重复一下,防误解,防健忘。
二、人性的误区
还是两种情况:
(1)一只股票,股价很低的时候,大家通常是不看好的。PE估值只剩7.5倍了,大家还是不愿意买。原因很简单,大家想到了“估值的误区”中的情况2。一般地讲,这样的情形很多。股价越跌,坏消息越多。
归纳为一句话,越跌越悲观。
(2)一只股票,股价很高的时候,大家通常都是看好的。PE估值已经60倍了,大家还是争着抢着买。原因很简单,大家想到了“估值的误区”中的情况1。一般地讲,这样的情形也很多。股价越涨,好消息越多。
归纳为一句话,越涨越乐观。
追涨杀跌,这就是著名的人性误区。
其实呢,事后看来,通常这两种情况都是错的。
股市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两三百年了,这点人性规律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1、投资光看PE是不对的,但不看PE也是不对的;
2、投资在高PE处时,最应该防范的是估值误区中的情况1没有发生,这样才能杜绝人性误区中的情况2;投资在低PE处时,最应该防范的是估值误区中的情况2没有发生,这样才能杜绝人性误区中的情况1。
三、原因分析
为什么估值会产生误区?
因为人有静态思维,对企业不能进行动态分析。
为什么人性也会产生误区?
因为人还有惯性思维,总认为坏的一定还得坏下去、好的一定还得好下去。
细想一下,静态思维和惯性思维不都是一回事吗?
静态思维是拒绝变化,惯性思维也是在拒绝变化啊。
股价上涨,是催情的良药。人在乐观情况下,眼中的世界跟真实的世界相比,是会变形的。
股价下跌,同样是情绪的毒药。人在悲观情况下,眼中的世界跟真实的世界相比,也是会变形的。
所以投资者既要防止估值的误区,更要防止人性的误区。
在人性的误区中,既要防止情况1,更要防止情况2。
第1种情况顶多让你不敢买,至少本金保住了。
第2种情况那就不好说了………
四、举例推演
比如贵州茅台。
目前动态PE近40倍,贵吗?
如果是估值误区中的情况1,不贵。
如果是人性误区中的情况2,那就很贵。
当然,本着谨慎保守的原则,哪怕是估值误区中的情况1,贵不贵,也得详细地推算一下:
假如未来三年,茅台净利增速还能维持在30%的水平。
则第一年(2018年),现价不变的情形下,PE估值回归到30倍;第二年(2019年),回归到23倍;第三年(2020年)回归到17倍。
如果你认为茅台的合理估值是30倍,则现价只是透支了未来一年的成长;如果你认为茅台的合理估值是20倍,则现价透支了未来两年的成长;如果你认为茅台的合理估值是15倍,则现价透支了未来三年的成长。
当然,这是保守者的估计——乐观者的估计是,茅台的合理估值就是30倍。
那很好,未来三年,现价持有或买入茅台,还有得赚。
当然,这个有得赚,必须有赖于两个前提条件的全部实现:
1、未来三年茅台酒的市场没有超出预期的变化,每年确实都能实现30%的净利润增长;
2、三年后的市场还能给茅台30倍的估值。
在投资的世界,我倾向于保守。
对未来市场和未来投资收益率的假设越谨慎,对本金的安全保障性就越大。
这里提到的市场,包含着两个市场:
一是商业市场——企业本身的因素相对好分析一些,但商业环境较难分析,更难预测,但企业因素的实现恰恰需要商业环境的配合和诱发。这个好理解,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嘛。
二是金融市场——说白了,就是股票市场。未来几年的股票市场会给企业什么样的预期,现在很难预测。比如茅台,高的时候能给六七十倍的估值,低的时候也能给七八倍的估值。你凭什么就能确定性地认为三五年后市场就一定能给茅台二十五六倍的估值呢?
所以从谨慎投资的角度看,给标的未来越低的估值预期,投资的确定性就会越强。
五、回归常识
乐观和悲观虽然能催涨或加跌股价与估值,但股票的估值总还有基本的规律可循。
涨得高了,会落下来;跌得多了,会升上来。
虽然我们不知道估值回归什么时候会到来,但它从来没爽约回归的诺言。
优秀如茅台者,也从来没有跳出过这个窠臼。
如上所述,它曾七八十倍过,也曾七八倍过。
七八十倍的时候,它也会掉下来;七八倍的时候,它也会升上来。
不要指望它的估值就一直高下去,或一直低下去。
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在高的时候想着低,在低的时候想着高。而不是高的时候想着更高,低的时候想着更低。
当然,杀估值有软杀硬杀之分。软杀就是业绩上升、股价不变,或者更严谨地说,是股价上升的幅度小于业绩上升的幅度。硬杀就是股价下跌、业绩不变,或者更严谨地说,是股价下跌的幅度大于业绩下跌的幅度。
大家通常怕的是硬杀,而对软杀多少有那么一点漠视。
因为软杀中,股价通常变化不大,所以账面上的损失微乎其微,甚至还略有上升。
忽视的,是时间的金钱价值。
在现阶段看多茅台,阻力不大;但看空,会压力不小。
因为茅台的确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现在的估值水平,又离历史最高水平距离不小。
这让它未来的股价走势和估值走势有了很多种可能。
在迷乱中,我还是选择冷静下来。200元十几倍估值时,,我选择进入,470元三十几倍估值时,我选择退出。
我坚信,10倍20倍估值的茅台,早晚有一天我们还能见到的。
只要那时候我们还相信茅台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就行了。
六、最后的强调
1、我没有看坏茅台这家企业的基本面,我只是对茅台这只股票三五年内的投资价值表示怀疑——所谓的“口水帖”里讲的什么,到底下了怎样的判断,请先分清结论再来红脸;
2、关于茅台,我曾专文分析过但斌、董宝珍、扬韬三位大咖,按照我的理解评判了三位老师的理念和操作。本意为观察和分析有关投资、有关茅台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是抱着探讨和学习的态度。哪来的什么指导?出来混,有点知名度的人,成为众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很正常。既然有了名字,就得允许别人喊。但、董、扬三人的反应值得学习。
3、至于网上盛传的另一些揣测,比如“卖早了,心态失衡了”、“抱大腿、蹭热点”等,更是诛心之论。我是一个经过专业测试的人,我的情绪稳定性超越生活中95%的人。对自己的操作负全责,是我一再强调的投资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这样猜测我,典型的小人腹对大人心。另外,网络社会,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热点,想成长热点,相当容易,还用蹭?所以这方面的问题,连解释都没有必要。
4、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本来就不简单,因为夹杂进茅台这家企业,问题就变得就更为复杂。这注定是一场横跨数年、甚至更久的争论。希望这场争论能因为理性和风度而成为一场行为艺术,让当事人与旁观者都彼此受益。
5、说到底,估值的误区,属于技的范畴,而人性的误区,属于道的范畴。人性的缺点,不得不防。
6、关于我个人对茅台及五粮液的操作,我有可能会写一篇相对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文章,目的跟我所有的雪球长帖一样,现在是记录,将来是研究资料。大家请以平常心看之。
作者:我是腾腾爸
-
我是腾腾爸:金融思维与商业思维,你会选择谁?
投资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光有专业或光有热情,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关于投资,市场间常常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这些误区的存在,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增加投资的复杂性。 很多人缺乏...
-
关于IPO的争论
中国股市就像一头大象,摸着尾巴的说他是绳子,摸到大腿的说他是柱子。 目前关于中国股市如何健康发展的争论,就像瞎子摸象一样,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局部,看到的都是事...
-
盛东辉:成功的临界点——忘掉止损!
原文标题:盛东辉:投资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2 进入市场投资,不管是做股票还是期货,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在哪里?很多人觉得是技术,有的人觉得...
-
偏见和趋势
偏见和趋势 来自马毛的雪球原创专栏 经历一波500点的上涨,叠加凌晨科创板的开闸,周末反思市场到底怎么了? 1月初还是一片悲观,被质押爆雷、财务造假、减持狂潮...
-
微博投资感悟(十四)
来自水晶苍蝇拍的雪球原创专栏 以下内容摘自14年7月至15年2月的微博: ———————————————— 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对象不易,找到正确的东西并且良好的时机来临时敢于行动更不易,行动后...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