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银:当前股市为何如此难涨?

股市中一直存在的现象是,负债率低而净资产收益率又高的企业估值较高,而估值较低的企业大多为周期股且负债率高,一旦财务状况出现问题,估值也将忽高忽低。如今就出现了低估值的怕资产出问题,如银行地产;高估值的又觉得不够吸引力,如白酒和医药;故而市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如果要打破这一现象并吸引场外资金入场,要么低估值的资产质量改善,要么高估值的绩优成长股主动下跌降低估值,又或者它们的成长性不断超预期。以上现象充分说明,当前优质公司少而股市中的资金相对较多。

 

如果站在上面的角度想,就不难理解,管理层为什么要不断的发新股,其目的就是想增加优质公司的供应,只有大多优质公司的估值降低才可以吸引场外资金进来,否则,硬往股市里面赶是没有用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新发行的公司,优质公司依然不多甚至没有,而且从扑克牌上市现象看,管理层手里的优质企业也已经不多了。就像有同行说的那样,真正的好公司,大多都不愿意上市。想上市的,是自己的造血功能不行了,而又贷不到款,才到股市中融资的,这样的企业,连银行都不愿意贷款,还能优质到哪里呢?即使企业是优质的,在上市之前,就已经被投行把估值搞上天了,到了二级市场又怎么能吸引场外资金呢?还有的上市动机就是为了套现,上市前粉饰业绩,上市后拼命套现。

 

所以说,以后不要指望管理层会救市,因为,这样的市场不需要救。你不救市,企业估值已经很高了,如果再救市,企业估值岂不是更高,如果企业估值一直如此高,其回报率远不如银行,场外资金宁愿买理财产品或存银行也不买股票,仅靠几个救市政策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了,普通老百姓和大多数散户股民为什么觉得民间和股市缺钱呢?那是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的。大家应该很清楚,这几年M2/GDP的比值增长的很快,也就是M2相对于GDP增长的快。说白了就是定期存款增加的太快了。大家想想,什么样的人会有定期存款呢?一个是富人,钱多的花不了,只能存银行。一个是有钱的企业,比如垄断的央企,它们钱多了,项目少,自然要存银行。哪怕你国家发的货币再多,都会通过不公平竞争向少数人和少数企业集中。所以,这就出现了,看上去货币发多了,应该回收,但是一回收,民营企业就死、老百姓就下岗,就没钱。因为多的钱根本就不在大众手里,而是被少数人集中起来了,都进了M2了。

 

当然,股市的保证金也在M2中,但是如果要让股市好,M2中的储蓄要转变成股市保证金,但是这个靠什么来转变呢?这个储蓄凭什么要把年利率3.5%的固定收益的无风险存款转到股市呢?那就必须要求股市的回报率远高于3.5%,如果我们以一年这么短的期限为思考(其实,考虑远了也没用,股民能想一年的事情就已经不错了),股市收益率远高于3.5%,也就是要求企业市盈率要远低于100/35=28.57倍。因为企业盈利不一定都是现金,有的是应收款,会有坏账,而且企业投资的项目还有可能存在风险,利润不稳定等等。所以,股市的要求回报率要远高于银行才可以。我们以20倍市盈率为界限,其实,这个5%的收益率远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胃口。就算是20倍,企业低于20倍的也没有几个,多数都是银行和地产,这两个板块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一旦资产有问题,市盈率可以从不到20倍迅速变成负数。

 

所以说,你要救市,也得救的起来,要刺激股市也得刺激的了,而且,在通胀如此高的情况下,股市好起来了,通胀能控制的了吗?如果想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管理层的举动了。为什么以如此的速度发行新股,不发,市场估值已经如此高了,银行资金都沉淀在银行了,如果停发,那就更不可能了。

 

有的投资者说,现在股市好像越来越理性了(当然有个别的股票还有很不理性的表现)。说的很对,因为钱都在理性人的手里。如果要让银行的钱进股市,这些钱必须要分散在非理性人的手里,其实就是老百姓、散户。他们手里只要有钱,就有强烈的理财冲动,因为他们的钱不足够多,远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他们需要赚钱养家、买房、防备意外和子女教育等。而且,他们又喜欢追涨,所以,股市一好,他们就往股市里面钻。但是,这些多余的钱都在富人和垄断企业手里,他们理性的很,而且不急着赚钱,他们以资金安全为第一选择。所以,自然就不会往股市钻了。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往里钻呢?什么时候,优质企业的市盈率也降低到20倍以下了,什么时候才会往里钻。要实现这个结果,要么优质企业不断的业绩增长超预期,让估价不跌,市盈率就能降低,要么就是主动下跌。前期,股市选择了主动下跌,大家都看到了,接下来,会选择继续下跌呢?还是等待企业业绩表现的更牛呢?大家自己想,应该很容易想明白。

 

未来,中国股市的状态,应该是或希望是:1、大量优质的企业,像贵州茅台(600519,股吧)这样的企业有很多,以此来降低市场整体估值,让企业估值以其他理财产品为机会成本做合理的波动;2、估值与银行储蓄资金经常可以产生跷跷板效应(现在差距太大),可以产生很好的移动,否则,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股市政策就会失灵;3、储蓄资金能更好为企业所使用,同时,企业能不断的为股市造血,水涨船高,所有股东可以享受到企业成长的好处。

 

要实现上面的状态,首先是先把估值降低下来和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对接,现在的办法就是发新股,通过国际版引进更多的优质公司来分流目前优质企业股票上的资金。(大家想想这个,就能明白,国际版为什么要推,人民币国家化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然后,就是怎么样能让企业提高自身的优质程度。最后,是一个最艰难的工程,就是如何降低贫富差距,否则,货币政策失灵是早晚的事情。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周贵银:低估值其实存在很多价值陷阱

    前段时间,看到邱国鹭的一个短文,是说价值陷阱的。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应该可以帮大家解释很多疑惑。   现在很多人拿目前整体大盘估值很低说事。但是对于低估值是有很多...

    周贵银:低估值其实存在很多价值陷阱
  • 冯柳:谈投资观与是非心 2018-8-11

      “假定自己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与常识。”   “我很少自己去研究,而是选择...

    冯柳:谈投资观与是非心 2018-8-11
  • 经典回眸:《展望99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

    过往经典深思依旧值得品味,有些元素似乎再重演  李文忠国信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98股市重组黑马及 99股市潜在资产重组股的分析 ——        股市———最大的动力和能量来自预期...

    经典回眸:《展望99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
  • 投资周记0206—-小小的太阳

    投资周记0206—-小小的太阳                                                      风生水起(2010-06-04 20:18:03)     今年的股市和05年感觉颇有些类似,都是大盘不振...

    投资周记0206—-小小的太阳
  • 常士杉:茅台回撤有70%的人守不住

    ▎常士杉:茅台回撤有70%的人守不住

    常士杉:茅台回撤有70%的人守不住